[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圆顶针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9689.6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1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丁丹辉;陈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盛包装(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B29C45/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源源 |
地址: | 2016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注塑 模具 圆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圆顶针,包括由杆身和底座组成的顶针本体,杆身顶端设有排气环槽和多个排气通孔,排气环槽环绕杆身的周向设置,将杆身的顶端分割形成一个顶面块,该顶面块的直径小于杆身的直径,顶针本体内部中央具有竖直设置的排气通道,多个排气通孔分布在杆身内,每个排气通孔的出口端连接排气通道,进口端连接排气环槽的内侧面,底座底面设有排气槽,排气通道的底端贯通连接排气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顶面块周向的整圈排气,气体排出速度快,效果好。同时具有有效防止排气通孔阻塞、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摸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圆顶针。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在注塑以及合模过程中,须及时将模具中的气体排出,模具内的气体不仅包括型腔里的空气,还包括流道里的空气和塑料熔体产生的分解气体。如果模具上出现排气不足的现象,会引起产品表面有结合线、气泡、气痕、缺料和轮廓不清等瑕疵;工艺上会出现填充困难,或局部有飞边,严重时在表面产生焦痕,并同步降低充模速度,延长成型周期,甚至停机等,大大增加生产成本。
目前,通常采用具有排气结构的圆顶针进行生产过程中的排气。圆顶针原本作用是把成品从模腔中推出,在圆顶针上设置排气结构能实现型腔排气的功能。如图5所示,最常见的圆顶针排气结构是将圆顶针的侧边进行一定程度的切边(A处)形成排气槽,注塑是产生的气体能够缓冲储存在排气槽中。但是该结构对于气体的容纳程度有限,对于排气量大的注塑摸具需要切边程度较大,影响了圆顶针本身的装配稳定性,容易与摸仁发生咬伤和磨损。
如公开号为CN202571239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摸具排气顶针结构,通过在顶针的顶面设置排气条纹孔,杆身下方设置透气通孔,并且通过排气空腔连接排气条纹孔和通气通孔实现排气。但是,该结构容易使得注塑材料的废料直接堵塞排气条纹孔,影响使用寿命。而且,杆身上设置的透气通孔需要配合特定模具使用,适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圆顶针,用于优化注塑模具的排气,提高模具成形质量,并且提高圆顶针本身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圆顶针,包括由杆身和底座组成的顶针本体,杆身顶端设有排气环槽和多个排气通孔,所述的排气环槽环绕杆身的周向设置,将杆身的顶端分割形成一个顶面块,该顶面块的直径小于杆身的直径,所述的顶针本体内部中央具有竖直设置的排气通道,所述多个排气通孔分布在杆身内,每个排气通孔的出口端连接排气通道,进口端连接排气环槽的内侧面,所述的底座底面设有排气槽,所述排气通道的底端贯通连接排气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个排气通孔沿着杆身周向均匀分布在排气环槽内。
进一步地,杆身内具有四个排气通孔,并且成十字形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个排气通孔水平分布在杆身内。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通孔倾斜设置,其出口端高于进口端。
进一步地,排气通孔和水平面形成的倾斜夹角为5~40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气槽贯穿底座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针本体采用高速工具钢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顶面块的侧面低于杆身侧面的距离为0.01~0.03mm。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气通道为圆柱形或立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顶面块和排气环槽的设计,实现了顶面块周向的整圈排气,气体排出速度快,效果好;排气环槽对排气通孔起到了阻塞防护的作用;在底座的底面设置排气槽,巧妙利用了底座开放式结构,使得本发明能够适配各种类型的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盛包装(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曼盛包装(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96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