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形池壁精度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0401.7 | 申请日: | 2020-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2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红;朱文俊;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7/18 | 分类号: | E04H7/18;E04G11/06;E04G17/14;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太原倍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1 | 代理人: | 张宏 |
地址: | 030021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精度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形池壁精度控制方法,在水池底板中部垂直设置中间支撑立柱,池壁模板连接定位圆环;池壁模板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内定位圆环和外定位圆环,用对拉螺杆将内定位圆环、池壁模板和外定位圆环进行连接,通过连接支撑件连接中间支撑立柱和池壁内定位圆环。设置于池壁模板内外侧的定位圆环确保圆形水池池壁的施工精度,保证池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位置准确,防止偏移,保证了圆形池壁的施工质量,施工方法简单,材料可实现了重复使用,大大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工期。本发明方法还省去了池壁模板支撑架体的搭设,大大简化了现场施工作业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圆形池壁的建筑的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圆形池壁的施工精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圆形水池的施工方法,多采用在池壁内外搭设双排支撑架和设置斜撑来控制池壁的垂直度和圆度,但因支撑架体和斜撑是在现场采用脚手架钢管进行搭设,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工人的施工水平,且在钢筋绑扎、模板安装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对架体造成扰动,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入模时的冲击力和振捣棒的振捣作用力会引起模板和支撑架体较大的扰动、变形和位移,架体一旦发生轻微的变形和位移,就会对池壁整体的施工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过大的变形和位移会造成整个池壁成型后不成圆形,各部位的角度相差较大,这将给后期的设备安装带来极大的困难,大大增加了后期的处理费用和造成工期的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圆形池壁精度控制方法,从而克服圆形池壁模板在安装时精度难以控制及浇筑混凝土时发生变形、位移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形池壁精度控制方法,在水池底板中部垂直设置中间支撑立柱,池壁模板连接定位圆环;池壁模板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内定位圆环和外定位圆环,用对拉螺杆将内定位圆环、池壁模板和外定位圆环进行连接,通过连接支撑件连接中间支撑立柱和池壁内定位圆环。
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中间支撑立柱的安装
所述中间支撑立柱包括底座、中心支撑钢管和圆环结构支撑件,在水池底板中部预埋底板,在底座上准确标出中心支撑钢管的安装位置,然后将中心支撑钢管垂直焊接固定在底板上表面,中心支撑钢管圆周外表面设置圆环结构支撑件;
步骤二,定位圆环安装
沿池壁高度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多层内定位圆环和外定位圆环;
在池壁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每一层上均通过多个均匀布置的连接支撑件呈辐射状连接圆环结构支撑件和池壁内定位圆环;
在池壁模板加固时安装外定位圆环,安装从下到上逐层进行,每层外定位圆环标高应与池壁内部各层内定位圆环标高相一致,使各层定位圆环处的对拉螺杆从各层定位圆环中间以及池壁模板穿过并紧固。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上下层连接支撑件之间固定连接槽钢支腿。
进一步地,定位圆环包括两个同心设置的环形槽钢,两个环形槽钢之间间隔连接钢板。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所采用的对拉螺杆是止水螺杆,其中部设有止水钢板。
进一步地,定位圆环是由多个预制的弧形槽钢组焊成整体。
进一步地,沿池壁高度方向间隔1500mm设置内定位圆环和外定位圆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设置于池壁模板内外侧的定位圆环确保圆形水池池壁的施工精度,保证池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位置准确,防止偏移,保证了圆形池壁的施工质量,施工方法简单,材料可实现了重复使用,大大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工期。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经测量池壁精度误差符合规范要求,极大的避免了后期设备安装过程池壁施工误差较大、设备无法安装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04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自行车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防盗车锁及防盗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