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宗固废物综合资源化利用技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0477.X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4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路金喜;陈丽;戴培赟;陈艳;刘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保定市望都灌溉试验站 |
主分类号: | C04B28/26 | 分类号: | C04B28/26;C04B40/02;C04B11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23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宗 废物 综合 资源 利用 技术 方法 | ||
大宗固废物综合资源化利用技术方法,属于环保节能工程领域。其特征在于将多种不同大宗固废物进行混合级配,辅以添加剂,通过与胶凝剂加水搅拌,压制激振成型和养护,制作建筑墙体用轻体保温砖。上述各固废物组份按重量百分比所占比重为:生活垃圾为10%~35%,建筑垃圾为25%~45%,工业固体废弃物为25%~65%,胶凝剂为20%~35%,添加剂为0.0018%~0.08%。该发明可以有效地处理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可以最大程度的净化改善环境;和目前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该发明产品不仅质量轻,强度高,成本低,隔热保温及抗冻融等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墙体材料制作技术领域,同时涉及大宗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具体讲是提供大宗固废物综合资源化利用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宗固废物资源化利用显得愈加重要。化废物为资源、变包袱为财富,是大宗固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必由之路,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2017年我国已公布的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废渣、炉渣、脱硫石膏等大宗工业固废物合计24.5亿吨,较2016年增长5.7%,综合利用率为57.0%,其中大宗尾矿产生量占比最大,达到36.3%,但其综合利用率较低,仅为27.0%。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建设及工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在拆迁和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逐年大幅增加,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拆旧和新建而产生的建筑垃圾达5000~8000万吨。整体上来看,我国大宗固废物资源化利用率距离73%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这些大量固体废弃物在城乡周边囤积和堆放,不仅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将这些大宗固废物资源化,提高其综合利用率,对于促进城乡绿色发展转型,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国内外大宗固废物资源化利用分为低级利用、中级利用及高级利用三个等级。国外发达国家大宗固废物资源化利用主要集中在低级利用以及中级利用。比如在美国,现场分拣利用、一般性回填处理等低级利用占比大概为50%~60%,作为再生砂石骨料用于建筑工程、道路工程及制备砌体材料的等约占比 40%左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宗固废物资源化利用率偏低,依然处在简单化、无序化的初级状态。在目前我国对大宗固废物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收集填埋,该方法一般是在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进行长距离运输填埋,采用该方法不仅花费大量的运输费用,而且也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地资源环境;第二种方法是综合回收利用,该方法一般是利用固体废料与多种无机化学材料,进行常温或高温反应、固化、压制成建筑墙体材料,该方法虽是目前废旧回收处理利用的较好途径,但依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烧结制砖成本较高,且存在着二次污染问题;免烧制砖虽不存在二次污染问题,但因面料过多使建材产品的压力强度、耐水性、隔热保温及抗冻融等指标往往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从而限制了该方法规模化的推广和应用。目前我国对大宗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仅在50%左右,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水平。为了提高我国对大宗固废物的利用率,研究大宗固废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我国利用大宗固废物在制作建筑墙体
材料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大宗固废物综合资源化利用技术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保定市望都灌溉试验站,未经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保定市望都灌溉试验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04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