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交直流永磁同步井用水泵电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0985.8 | 申请日: | 2020-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1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赵正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市奇新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10 | 分类号: | F04D13/10;F04D29/08;F04D29/66;H02K5/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直流 永磁 同步 水泵 电动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交直流永磁同步井用水泵电动机,包括机筒,机筒的一端设有骨架油封、防水室盖、橡胶垫,在骨架油封、防水室盖、橡胶垫的机筒端部的内腔依次设有机械密封组件、第一轴承座、防水室油囊、油囊压板、螺栓、定子总成、转子总成、转子轴伸缩调节板、第二轴承座、调节螺栓、驱动器、压差伸缩油囊、油囊盖和卡簧,本发明优益效果是:转速高达每分钟4000‑10000转,在同等的扬程水泵叶轮的节数只需常规深井泵的三分之一,额定扬程200米,常规深井泵使用异步电动机所需叶轮要30节以上,而本发明只需要10节叶轮就可以满足要求,并采用上述构造彻底有效地解决了电动机内进水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井用水泵电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速交直流永磁同步井用水泵电动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井用水泵电动机工作环境基本上都放置于深井内,目前市场上油浸式深井水泵电动机的潜水深度(型号125,即6寸井泵)只能到60米,(型号90,即4寸井泵)以下的最大潜水深也不超过150米,水位超过以上深度,常规深井水泵电动机就会被水压压坏机筒和机筒内的零部件,由此不仅造成深井水泵电动机的损坏影响使用,而且还因深井水泵电动机内白油的泄漏污染井水及整个井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的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井用水泵电动机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交直流永磁同步井用水泵电动机,在传统的井用水泵电动机机筒内增加了机械密封组件、防水室油囊、压差伸缩油囊,采用机械密封组件电动机在深水下高速运转,外面的水进不到防水室内;采用防水室油囊,用来吸收防水室内机械密封组件高速运转引起室内温度升高造成白油膨胀产生的压力;采用压差伸缩油囊用来平衡机筒内外的压差,当内外压差超过0.5公斤时,压差伸缩油囊作出调压反应,始终保证机筒外面压差不超不过0.5公斤,防止机筒膨胀破裂,即由机筒内的压差伸缩油囊伸长挤压机筒内的白油,使内部压力增大和外部压力相等,随着井用水泵电动机水深变化井用水泵电动机机筒内部压差也随之相应的变化,由此而来机筒内的压差伸缩油囊靠收缩释放压力防止机筒膨胀破裂,避免造成损失,保障了油浸式深井泵电动机在60—300米水深之间持续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速交直流永磁同步井用水泵电动机,包括机筒1,机筒1是一种高速交直流永磁同步井用水泵电动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筒1的一端设有骨架油封3、防水室盖4、橡胶垫5,在骨架油封3、防水室盖4、橡胶垫5的机筒端部的内腔依次设有机械密封组件6、第一轴承座7、防水室油囊8、油囊压板9、螺栓10、定子总成2、转子总成11、转子轴伸缩调节板12、第二轴承座13、调节螺栓14、驱动器15、压差伸缩油囊16、油囊盖17和卡簧18,机筒1由内径不等径的圆管构成,其中第一阶段圆管1a的内径为D1、第二阶段圆管1b的内径为D2、第三阶段圆管1c的内径为D3、第四阶段圆管1d的内径为D4,第五阶段圆管1e的内径为D5, D1是扩大端口,D2、D3、D4内径相等,D5的内径大于D4为卡簧18的装配段,在机筒1的第三阶段圆管1c内径D3的内腔装配驱动器15,机筒1的第四阶段圆管1d的D4的内腔装配压差伸缩油囊16、油囊盖17,机筒1的第五阶段圆管1e的内径D5的内腔装配卡簧18,由卡簧18将压差伸缩油囊16、油囊盖17卡在机筒1的第四阶段圆管1d的D4的内腔,在二阶段圆管1b的D2内腔的末端(D2和D3的结合点)装配第二轴承座13、转子轴伸缩调节板12和调节螺栓14,再装入定子总成2,将转子总成11的前端装配第一轴承座7、防水室油囊8、油囊压板9,之后,将末端和前端装配好之后的转子总成11其中的末端置于机筒1的二阶段圆管1b的D2内腔的第二轴承座13上,再将机械密封组件6套装在转子总成11上,橡胶垫5、防水室盖4、依次装配在第一轴承座7上,骨架油封3装配在防水室盖4上构成一种高速交直流永磁同步井用水泵电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市奇新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温岭市奇新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09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