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聚酰亚胺电致变色材料及器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1995.3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8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简凌锋;闵永刚;刘屹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星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16 | 分类号: | G02F1/1516;G02F1/153;G02F1/155;C09K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亚胺 变色 材料 器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聚酰亚胺电致变色材料及器件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两片单独分离的电致变色器件基底的合成、器件组成,上层极性连接材料以及含聚酰亚胺结构的电致变色材料可选结构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聚酰亚胺电致变色材料及器件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光电材料领域。具体涉及采用三层共挤出的透明基底基材、相关的电极层、电致变色层和电解质层。具有柔性、稳定性好、变色响应速度快可广泛应用的特点。
背景技术
不可再生能源的趋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让我们意识到发展新能源的必要性,发展新能源,除了尽大程度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以外,开发新的节能环保型的材料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个发展方向,电致变色作为新能源材料,在调节光线、温度、电量存储等方面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主要应用在变色窗、智能变色纺织引、隐身、显示屏、太阳镜、后车镜、超级电容器服、电子标签等等这类材料的污染小,柔性显示等优点使它在以后的发展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含聚酰亚胺电致变色材料及器件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电致变色器件基底的合成、器件组成、上层极性连接材料以及含聚酰亚胺结构的电致变色材料可选结构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聚酰亚胺电致变色材料及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阻水阻氧的导电材料/透明基底作为下层两片断开的透明导电层/电极,以含聚酰亚胺结构聚合物作为电致变色材料,以固体电解质作为电解质层,在最上方以极性材料连接两片单独的电致变色器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含聚酰亚胺电致变色材料及器件,其中含聚酰亚胺电致变色材料结构主体如图:
其中R1基团可以为N1,N1,N3,N3-tetraphenylbenzene-1,3-dia -mine、cyclohexane-1,3-diylbis(diphenylphosphine oxide)等;如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含聚酰亚胺电致变色材料及器件,其中阻水阻氧透明基底的可以为PC/PMMA复合、PTFE/PVDF复合、CPI等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含聚酰亚胺电致变色材料及器件,其中阻水阻氧的导电材料/透明基底的制作方法为三层共挤出,上下两层加入填料如MMT、氧化石墨烯、云母片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含聚酰亚胺电致变色材料及器件,其中透明基底的导电材料和方法材料可以是镀金属网格、表层碳化/石墨化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含聚酰亚胺电致变色材料及器件,其中电解质层为固体电解质溶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吡咯烷酮等。
附图说明
图1为含聚酰亚胺电致变色材料器件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含聚酰亚胺电致变色材料的结构主体示意图;
图3为R1基团的单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星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星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19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壬醛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烟弹仓弹出结构及电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