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件生产工序检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2014.7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1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余厉阳;徐豪;张鹏飞;郑经纬;蔡旺;施佳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5/235 | 分类号: | H04N5/235;G01N15/06;G01J5/00;G01J5/02;G06T7/00;G06K9/62;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朱月芬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件 生产 工序 检验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零件生产工序检验系统。本发明系统安装在工厂流水线两侧,RFID标签识别模块和多角度图像获取模块,显示器,公用一侧总线和处理控制模块相连。曝光拍摄模块,可控工作台,红外测温仪和报警模块通过另一侧总线和处理控制模块相连。处理控制模块通过两条总线控制各个模块的运作并获取模块产生的信息。本发明系统自动化的采集零件的各项信息,并在温度,光感,图像识别三个方面共同对零件或产品状态进行判定。通过对三个模块的设置和调节,可以对大多数的流水线零件进行检验,其泛用性和效率是现在的人工或者单个种类的识别器所不能比拟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零件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件生产工序检验系统,尤其涉零件的生产工序检验。
背景技术
在车间生产的流水线中,不论是半自动的生产方式,还是依靠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处理的生产方式,在入库时都要对零件或产品的数量,质量,尤其是零件是否已经进行了所有的加工工序进行严格的把关,以保证产品达到可用的标准。
在企业实际的业务当中,大多数中小型零件检测是针对零件的重量和数量进行,而仅从外观或者质量单方面很难判断零件是否已经进行了完备的生产工序。加上各种零件的判断方式有所不同,拼装或组装式的零件或产品一般只需要肉眼就可以识别工序,需要整体抛光或者进行高温处理的机械零件或产品则无法从肉眼直观的看出是否完成了工序,这就给统一的工序识别带来了困难。现有的企业质检业务大多只能由人工完成,在长期的工作中不但容易出现错误,效率也不高,因此急需要一种可以泛用的,代替人工的工序检验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零件生产工序检验系统,可以自动的对零件或者产品是否达到了工序的要求进行检测,主要针对范围:需要整体打磨抛光的零件,比如机械轴承,不锈钢管;针对组装式的零件或产品,如集成电路板;需要切割的零件或者高温处理的零件,如各种陶瓷配件等。
一种零件生产工序检验系统,包括RFID标签处理模块,弧形吸光板,曝光拍摄模块,多角度图像获取模块,报警模块,处理控制模块,可控工作台,红外测温仪,激光粉尘传感器,显示器。
本系统安装在工厂流水线两侧,RFID标签识别模块和多角度图像获取模块,显示器,公用一侧总线和处理控制模块相连。曝光拍摄模块,可控工作台,红外测温仪和报警模块通过另一侧总线和处理控制模块相连。处理控制模块通过两条总线控制各个模块的运作并获取模块产生的信息。
弧形吸光板安装在传送机构上曝光拍摄模块和多角度图像获取模块检测段,防止其他光线或者反光物体干扰识别;
所述的RFID标签处理模块连接处理控制模块,分为前后两个装置,前部装置给待检测的零件打上唯一识别标签,并发送给处理控制模块。后部装置根据检验结果给零件打上是否合格和异常种类的标签,并发送给处理控制模块。
所述的曝光拍摄模块安装在RFID标签处理模块前部装置之后,连接处理控制模块,包括激光粉尘传感器、闪光灯和感光摄像头。激光粉尘传感器在曝光拍摄模块前部,用于检测粉尘浓度,当粉尘浓度小于设定阈值时,曝光拍摄模块进行曝光拍摄。通过闪光灯产生高强度的闪光,同时利用感光摄像头拍摄曝光下的零件图像,并将获得的曝光下的多张零件图像传输至处理控制单元。
所述的多角度图像获取模块由连接处理控制模块的三个不同角度的悬挂摄像头组成;当待检测零件到达指定位置时,通过安装在不同位置的摄像头拍摄正常状态下的待检测零件各个视角的图像,并将获得的正常状态下的待检测零件各个视角的图像发送给处理控制模块;
报警装置连接处理控制模块,在收到处理控制模块发出的报警信号时执行报警行为。
所述的红外测温仪安装在可控工作台上,连接处理控制模块,用于检测待检测零件设定位置的连续温度数据,并将获得的待检测零件设定位置的温度数据发送给处理控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20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板型蒸发器优化散热装置
- 下一篇:滑动弧等离子体激励式凹腔火焰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