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2086.1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5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祝捷;陈源源;姬长玉;常凯庆;张允亮;李国平;周明柏;李振伟;罗建英;王中凯;邢政;王兆军;张贵星;刘亚鸿;张燕;赵兴旺;李亚光;刘京超;赵本超;杨森;池崇玉;王俊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2 | 分类号: | E04B2/8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刘颖棋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隔墙板 安装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该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包括墙板本体,墙板本体背面固定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与位于墙体上的顶安装组件和底安装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与墙体之间还通过第一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和防落组件连接,通过设置顶安装组件和底安装组件,能够对连接组件进行固定,使得墙板本体能够固定在当前位置,而墙体和顶安装组件的安装过程非常简单,且能够带到非常好的稳定性;而通过活动设置的下横梁,能够在误差范围内进行调节,进而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安装时,需要对内隔墙板进行安装,现有一种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双向螺栓机构;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四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分别连接在内隔墙板的相对两侧,双向螺栓机构依次贯穿第二连接部、内隔墙板和第四连接部并将三者连接,这种安装结构在安装过程中稳定性较差,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不可进行微调,当存在着误差时,会使得安装非常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内隔墙板安装组件,包括墙板本体,墙板本体背面固定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与位于墙体上的顶安装组件和底安装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与墙体之间还通过第一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和防落组件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墙板本体通过第一角码固定连接的立柱,立柱上设有上横梁和下横梁,上横梁与立柱固定连接,下横梁与立柱活动连接,上横梁与顶安装组件连接,下横梁与底安装组件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立柱上设有第一空槽,第一空槽内固定有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与下横梁滑动连接,下横梁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一空槽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顶安装组件包括固定在墙体顶部的顶部支撑架,顶部支撑架通过第二角码与墙体顶部固定连接,顶部支撑架由折板、横板和立板组成,横板与折板之间形成用于上横梁通过的插腔。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折板上固定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设有第一连接孔,顶部支撑架通过螺栓连接件与上横梁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底安装组件包括固定在墙体底部的第一埋板和第二埋板,第一埋板上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埋板上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上固定有第一固定套筒,第一固定套筒与下横梁插接,且下横梁通过第二弹簧与限位块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安装腔上的第二固定套筒,第一安装腔设置在墙体内,第二固定套筒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底部通过第三弹簧与第二固定套筒连接,连接块的顶部与驱动块固定连接,驱动块上设有凸块,凸块与中横梁上的凹槽卡接,中横梁固定在立柱上。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腔内的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固定有插块,插块与固定在第二连接板上的插筒插接,插筒固定在立柱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20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