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护服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2228.4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8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思进;刘海燕;武志芳;王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3/002 | 分类号: | A41D13/002;A41D2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唐菲 |
地址: | 030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服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护服,属于防护用具领域,其包括防护服本体、气流分配模块和多个第一进排气组件。气流分配模块固定于防护服本体,气流分配模块内设有独立的进气腔和出气腔,气流分配模块上设有与进气腔连通的进气口和与出气腔连通的出气口。第一进排气组件位于防护服本体内,第一进排气组件包括第一送气管和第一排气管,第一送气管上设有多个第一送气孔,第一送气管的近端连接于气流分配模块,第一送气管与进气腔连通。第一排气管上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第一排气管的近端连接于气流分配模块,第一排气管与出气腔连通。衣袖和裤腿内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进排气组件。这种结构的防护服具有很好的通风效果,可有效带有防护服内的湿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防护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护服。
背景技术
防护服可用于手术操作,病员处理,公共场所防疫检查,病毒污染区内消毒,也可广泛应用于军事、医疗、化工、环保、交通、防疫等领域。
目前,现有的防护服均有很高的阻隔性能,但是同样也带来了通风效果差的问题,导致防护服内湿气散不出去而产生闷热感,体感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护服,以改善现有的防护服通风效果差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气流分配模块和多个第一进排气组件;
所述防护服本体具有衣袖和裤腿;
所述气流分配模块固定于防护服本体,所述气流分配模块内设有独立的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气流分配模块上设有与进气腔连通的进气口和与出气腔连通的出气口;
所述第一进排气组件位于防护服本体内,所述第一进排气组件包括第一送气管和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送气管上从其近端到远端设有多个第一送气孔,所述第一送气管的近端连接于所述气流分配模块,所述第一送气管与所述进气腔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上从其近端到远端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管的近端连接于所述气流分配模块,所述第一排气管与所述出气腔连通;
所述衣袖和所述裤腿内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进排气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气流分配模块可将从进气口进入进气腔的气体进行分配,以将气体输送至各个第一送气管内,由于衣袖和裤腿中均设有第一进气组件,即衣袖和裤腿中均设有第一送气管和第一排气管,进入第一送气管的气体最终从第一送气孔进入衣袖、裤腿中,以达到对防护服进行通风的目的。进入到衣袖、裤腿中的气体可通过第一排气孔进入至第一排气管内,再从第一排气管进入至气流分配模块的出气腔内,最终从气流分配模块的出气口流出,以将防护服内的湿气带出。此外,由于通过第一送气管进入防护服本体内的气体可通过第一排气管排出,可有效防止防护服过度充盈。这种结构的防护服具有很好的通风效果,可有效带有防护服内的湿气。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防护服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送气孔的直径从所述第一送气管的近端到远端逐渐增大。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送气孔的直径从第一送气管的近端到远端逐渐增大,这种结构可保证进入第一送气管的气体在第一送气管的前段不会损失过大,保证第一送气管的远端附近的第一送气孔中仍然会有气体流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衣袖和所述裤腿均具有开口端;
所述第一送气管的远端和第一排气管的远端均从所述开口端伸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送气管的远端和第一排气管的远端均从开口端伸出,第一送气管和第一排气管可延伸至工作人员佩戴的手套、鞋套内,实现对手套、鞋套的通风,以带走手套和鞋套内的湿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气管包括内管和外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医科大学,未经山西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22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沉积金结构的电阻特性分析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阳极氧化铝带生产线拉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