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竖直绞股张拉斜编织绝缘管材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2570.4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1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蒋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文君 |
主分类号: | D04C1/02 | 分类号: | D04C1/02;D04C1/06;D04C3/40;D04C3/48;F16L57/02;H02G9/0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韩天宇 |
地址: | 21425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直 绞股张拉斜 编织 绝缘 管材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竖直绞股张拉斜编织绝缘管材的生产方法,先通过张拉绞股机构使纤维纱通过沉浸和固化后制备绝缘管材的内层结构;然后将内层结构继续向下牵引,外模张拉架上的纤维纱穿过圆织机,在内模表面倾斜编织成圆筒型的纤维布;最后将编织成型的圆筒布继续沉浸固化后成为管材的外层结构。本发明在拉挤过程中将玄武岩纤维纱进行45°编织,一体化连续生产,提高制品硬度、比强、抗压和整体性能,彻底解决电缆管道和石油化工管道抗压强度差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管材领域,具体是一种竖直绞股张拉斜编织绝缘管材的生产方法,适用于复合绝缘子、复合横担、复合构件等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管道工程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出现了各种高效高压多功能的水力机械(各种水泵、浆体泵、压缩机、鼓风机、抽风机等)之后,管道工程技术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现代工业、公用和民用建筑中都建有大量的管道设施,不仅用来输水、输气和其它液体,也用来进行地下电缆输电、石油、天然气的长距离管道输送,以水为载体的煤炭、精矿、尾矿、泥沙、灰渣等固体物料的长距离管道输送,以水为载体的海底矿产资源的气力管道提升,以空气为载体的粮食等颗粒物料装卸和气力管道输送,有些工厂的工艺流程甚至用管道输送设施代替了其它输送机械,从而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投资、能耗和运营费。
在城市地下电缆输电中,电缆管道主要安装在通讯电缆与电力线交叉的地段,防止电力线发生断线造成短路事故,引起通讯电缆和钢丝绳带电,保护电缆,对电力线磁场干扰也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
管道输送方式是继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之后兴起的新的大宗物料输送方式,成为国民经济运输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管道输送的诸多优点,它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几乎所有的工厂、矿山、公用建筑和民用建筑无不安装各种管道设施,例如冶金工厂、 矿山、发电厂、选煤厂、石油化工厂 无不建有纵横交错的各类管道,高层建筑的供水、供热、供煤气和排水管道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标准的提高,管道工程的投资和工程量也在不断提高,在基本建设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石油、天然气、固体物料等的长距离管道输送在我国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甚至出现了上千公里的石油、天然气跨国管道,可以预测,进入21世纪将有众多的长距离管道输送工程继续开工建设。
玄武岩纤维复合新材料是替代传统材料制备电缆管道、高压城市管网的理想材料。
现有的玄武岩管材通常采用多层毡-纱-毡结构缠绕后,沉浸树脂材料。然而复合材料与现有金属管材相比,结构强度仍然处于劣势,在材料技术没法短期内突破的情况下,通过结构改进来提高管材的强度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竖直绞股张拉斜编织绝缘管材的生产方法,在拉挤过程中将玄武岩纤维纱进行45°编织,一体化连续生产,提高制品硬度、比强、抗压和整体性能,彻底解决电缆管道和石油化工管道抗压强度差的难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竖直绞股张拉斜编织绝缘管材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张拉架上的多根纤维纱通过限位穿纱板,然后穿过绞股齿轮中的穿纱孔;
2、电机提供电机传动齿轮的动力,带动电机传动齿轮转动,电机传动齿轮通过链条传输动力,带动所有的纱绞股齿轮的转动;
3、穿过每个绞股齿轮中的纱在绞股齿轮转动下绞成一股绞股筋,若干绞股齿轮中通过的若干股绞股筋穿过内外模成型机构,固定在内层结构表面,经过沉浸和固化后形成螺旋式加强筋;
4、带螺旋式加强筋的内层结构继续向下,外模张拉架上的纤维纱穿过圆织机,在内模表面45°倾斜编织成圆筒型的纤维布;
5、编织成型的圆筒布继续沉浸固化后成为管材的外层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文君,未经蒋文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25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