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域叠加构建三维可行泊车起始空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3116.0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8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秦兆博;陈鑫;丁荣军;徐彪;秦晓辉;胡满江;王晓伟;谢国涛;边有钢;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30/06 | 分类号: | B60W3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域 叠加 构建 三维 可行 泊车 起始 空间 方法 | ||
1.一种基于区域叠加构建三维可行泊车起始空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泊车目标点位置及对应横摆角;
步骤2:根据车辆泊车起始横摆角θ的取值范围,对泊车过程进行分类;
步骤3:进行逆过程分析,分析车辆从车位驶出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碰撞情况,建立避障约束条件;根据避障约束条件确定路径参数的取值范围,求出泊车起始点的坐标范围,确定某一横摆角对应的泊车起始区域;
步骤4:将各个泊车起始横摆角θ对应的泊车起始区域相互叠加,获得车辆的三维可行泊车起始空间,所述步骤2中泊车起始横摆角的取值范围为[-π,π),根据上述取值范围对泊车过程进行分类,具体分类方式为:在泊车起始横摆角为时,车辆必须在车位右侧进行倒车操作,在泊车起始横摆角为时,车辆必须在左侧进行倒车;
其中,在右侧倒车时,泊车起始横摆角取值分为两种情况,分别是和所述步骤3中分析车辆驶出过程中泊车起始横摆角为时,可能发生的碰撞情况具体如下:
1)车辆驶出车位过程中,左后点可能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2)车辆驶出车位过程中,右侧车身可能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3)车辆驶出车位过程中,左前点可能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则,上述三种碰撞情况可确定避障约束为:
其中,R为车辆的转向半径,Wb为车身宽度,Ld为车辆后悬长度,Wp为停车位宽度,Li为车辆驶出车位时的直行前进距离,Lp为车位长度,S为左侧障碍物与泊车目标点之间的距离,上式中,若θ为给定值,则未知量仅为R和Li,可通过上式求得R和L1的取值范围,车辆起始点横坐标Yp和纵坐标Xp表达式为:
Xp=R(1-sinθ)
Yp=Li+Rcosθ
取泊车起始横摆角θ为中某一值,将R和Li的取值范围代入上式,即可得到对应的泊车起始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域叠加构建三维可行泊车起始空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分析车辆驶出过程中泊车起始横摆角为时,可能发生的碰撞情况:
1)车辆驶出车位过程中,左后点可能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2)车辆驶出车位过程中,右侧车身可能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3)车辆驶出车位过程中,左前点可能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4)车辆驶出车位过程中,右前点可能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通过上述四种碰撞情况的分析,可确定避障约束为:
其中,S1为右侧障碍物的上边界与泊车目标点之间的距离,R为车辆的转向半径,Wb为车身宽度,Ld为车辆后悬长度,Wp为停车位宽度,Li为车辆驶出车位时的直行前进距离,Lp为车位长度,S为左侧障碍物与泊车目标点之间的距离,上式中,若θ为给定值,则未知量仅为R和Li,可通过上式求得R和Li的取值范围,车辆起始点横坐标Xp和纵坐标Yp表达式为:
Xp=R(1+cos(-θ))
Yp=Li+Rsin(-θ)
取泊车起始横摆角θ为中某一值,将R和Li的取值范围代入上式,即可得到对应的泊车起始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域叠加构建三维可行泊车起始空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叠加的过程中,某个位置(Xp1,Yp1)会在叠加过程中多次重叠,找出该位置对应的最大泊车起始横摆角θmax和最小泊车起始横摆角θmin,即可得知车辆位于该初始泊车位置时,可行的泊车起始横摆角的范围,然后对所有重叠的位置进行上述操作,即可获得所有可行泊车起始位置对应的泊车起始横摆角取值范围,最终构建出三维可行泊车起始空间P(x,y,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311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