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识别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潮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3281.6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0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乔占峰;沈安江;邵冠铭;常少英;李昌;曹鹏;孙晓伟;吕学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2 | 分类号: | G01V1/32;G01V1/50;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闫加贺;姚亮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海相 碳酸盐 地层 中潮道 方法 | ||
1.一种识别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潮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潮道的方法包括:
调研区域资料,确定目标区域的沉积环境为海相碳酸盐岩台地沉积;
对研究区目的层三维地震资料分层进行RGB融合切片,选取具有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的切片进行分析;
对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内的取芯井进行岩心薄片观察并根据观察结果确定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是否为潮道;
对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内的取芯井及非取芯井进行测井曲线分析并根据所得测井曲线确定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是否为潮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内的取芯井进行岩心薄片观察并根据观察结果确定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是否为潮道,包括:
对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内的取芯井进行岩心薄片观察,并根据岩心薄片中是否“具有交错层理及罕见胶结物”确定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是否为潮道;
若岩心特征显示典型的交错层理,且薄片特征显示孔隙发育,罕见胶结物,则确定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为潮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内的取芯井及非取芯井进行测井曲线分析并根据所得测井曲线确定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是否为潮道,包括:
对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内的取芯井及非取芯井进行测井曲线分析,若所得测井曲线中存在自然伽马低,电阻率高,物性好的下段以及自然伽马升高,电阻率降低,物性变差的下段,则确定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为潮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内的取芯井进行岩心薄片观察并根据观察结果确定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是否为潮道,包括:
对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内的取芯井进行岩心薄片观察,并根据岩心薄片中是否“具有交错层理及罕见胶结物”确定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是否为潮道;
若岩心特征显示典型的交错层理,且薄片特征显示孔隙发育,罕见胶结物,则确定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为潮道;
对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内的取芯井及非取芯井进行测井曲线分析并根据所得测井曲线确定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是否为潮道,包括:
对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内的取芯井及非取芯井进行测井曲线分析,若所得测井曲线中存在自然伽马低,电阻率高,物性好的下段以及自然伽马升高,电阻率降低,物性变差的下段,则确定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为潮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率为深侧向电阻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内的取芯井及非取芯井进行地震剖面分析并根据地震剖面分析确定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是否为潮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内的取芯井及非取芯井进行地震剖面分析并根据地震剖面分析结果确定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是否为潮道,包括:
对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内的取芯井及非取芯井进行地震剖面分析,若所得地震剖面中具有“上平下凸”的反射特征,则确定弯曲形态地质异常体为潮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确定的潮道刻画潮道平面分布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328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