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耐老化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3372.X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8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饶从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市叶集区聚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L23/08;C08L9/02;C08L61/06;C08K13/04;C08K3/22;C08K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老化 塑性 弹性体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耐老化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热塑性弹性体100份,丁腈橡胶15‑25份,酚醛树脂4‑10份,增强剂20‑40份,界面相容剂2‑4份,复合二氧化锆2‑6份,过氧化物硫化剂1‑2份,环烷油1‑2份,抗氧剂4‑8份,润滑剂1‑2份。热塑性弹性体包括: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和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增强剂为聚丙烯纤维、碳纳米管、玄武岩纤维、聚硼酸酯纤维、纳米纤维素晶须中至少一种。界面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乙烯‑丙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乙烯‑乙丙胶共聚物中至少一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塑性弹性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耐老化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塑性弹性体TPE/TPR,又称人造橡胶或合成橡胶,是介于橡胶与树脂之间的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不仅可以取代部分橡胶,还能使塑料得到改性,热塑性弹性体具有橡胶与塑料的双重性能和宽广的特性,它既具备传统交联硫化橡胶的高弹性、耐老化、耐油性各项优异性能,同时又具备普通塑料加工方更、加工方式广的特点,因此热塑性弹性体TPE/TPR材料已成为取代传统橡胶的最新材料。
目前所生产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在某些(如密封圈)特殊领域,其耐高温性能不足,135℃×1000h的热老化试验后,材料会经常性能失效,老化速度加快,因此只能在短期内使用,便需要经常更换,对生产效率影响极大,而且材料随时可能失效,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耐高温耐老化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耐高温耐老化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热塑性弹性体100份,丁腈橡胶15-25份,酚醛树脂4-10份,增强剂20-40份,界面相容剂2-4份,复合二氧化锆2-6份,过氧化物硫化剂1-2份,环烷油1-2份,抗氧剂4-8份,润滑剂1-2份。
优选地,热塑性弹性体包括: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和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
优选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和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 0.2-0.6。
优选地,复合二氧化锆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氧化铝纤维、二氧化锆前驱体混合,真空研磨,1250-1300℃煅烧10-20min,冷却至室温,粉碎得到复合二氧化锆。
优选地,氧化铝纤维、二氧化锆前驱体的质量比为10-16:1-5。
优选地,增强剂为聚丙烯纤维、碳纳米管、玄武岩纤维、聚硼酸酯纤维、纳米纤维素晶须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优选为2-叔丁基-4-甲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或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优选地,润滑剂为氯化石蜡、聚乙烯蜡、乙基硅油、苯甲基硅油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过氧化物硫化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苯甲酰、叔丁基过氧化氢、二叔丁基过氧化氢、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1,3-双(叔丁过氧异丙基)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界面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乙烯-丙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乙烯-乙丙胶共聚物中至少一种。
上述耐高温耐老化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热塑性弹性体、丁腈橡胶、酚醛树脂、复合二氧化锆、界面相容剂送入混炼机中,120-130℃混炼4-8min,然后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得到挤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市叶集区聚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六安市叶集区聚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33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