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冲击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3625.3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8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川;张兵;翟乾智;李宏波;任颖莹;褚长海;周振建;许华国;江南;张合沛;范文超;张继超;王凯;卢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7/04;E21B12/00;E21B15/04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9 | 代理人: | 边延松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钻孔 灌注 施工 冲击 钻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冲击钻机,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冲击钻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杆、加强筋、卷扬机、第一滑轮,所述加强筋的顶端与支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卷扬机上卷绕有钢缆;本发明通过设置L形块、滚轴、内管、活动槽、钢珠、限位条、外管等,由滚轴与L形块组成的辅助支撑机构,可对由第二滑轮释放下的钢缆进行有效的限位,避免钢缆发生晃动,同时保持机构在保证了对钢缆进行有效支撑的同时,不影响钢缆的正常移动,继而在遭遇强风或者地下障碍物时,使钢丝绳始终与地面保持垂直,从而保证冲孔质量,提升施工效果与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击钻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冲击钻机。
背景技术
冲击钻机是一种利用钻头的冲击力对岩层冲凿钻孔的机械,是灌注桩施工常用的工程器械,冲孔是用冲击钻机把带钻刃的重钻头(又称冲锤)提高,靠自由下落的冲击力来削切岩层,排出碎渣成孔。冲击钻机有钻杆式和钢丝绳式两种。前者所钻孔径较小、效率较低、应用较少。后者钻孔直径大,可根据设计的桩径来修改钻头的大小。钢丝绳式冲击钻机冲孔时主要通过在钢丝绳一端固定钻头,利用滑轮组牵引钢丝绳和钻头自身的重力势能,对地面进行冲孔操作。
由于钢丝绳式冲击钻机在冲孔时,遇到强风或者地下的障碍物时,钢丝绳与地面难以保持垂直状态,使得冲孔产生歪斜的情况,影响施工效果与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冲击钻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冲击钻机,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冲击钻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杆、加强筋、卷扬机、第一滑轮,所述加强筋的顶端与支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卷扬机上卷绕有钢缆,所述钢缆的活动端绕过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后固定连接有冲击钻头,所述支杆上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臂,所述钢缆上位于第二滑轮正下方的位置活动套接有辅助支撑机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与支臂固定连接;所述支杆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上下两个第一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下部的第一安装板的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轴伸端贯穿第一安装板后与丝杆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上转动套接有U型板;所述U型板的外壁设置有多级油缸,所述多级油缸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活动套接于钢缆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四个L形块,四个所述L形块呈“十”字分布,每两个相邻的所述L形块的侧壁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滚轴,所述钢缆位于四个滚轴之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轴的圆周外壁呈内凹的弧形,所述滚轴的圆周外壁与钢缆的外壁贴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杆上与第一安装板所在侧壁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下两个第二安装板,两个第二安装板分别与两个第一安装板位于同一平面内;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与丝杆相平行的滑杆,所述滑杆的外壁滑动套接有滑套;所述U型板由两侧竖板和中间的横板连接而成,一侧竖板的端部转动套装在丝杆上,另一侧竖板的端部与所述滑套固定连接,使U型板沿丝杆和滑杆上下移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杆与U型板的横板相对应的一侧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所述U型板的横板内壁上对应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U型板19的横板外侧设置支撑板,多级油缸21固定在支撑板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持机构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部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多组钢珠。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活动槽,多组钢珠分别位于对应的活动槽内,所述外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位于对应的活动槽内,每组所述钢珠环绕在对应的限位条外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未经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3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