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高导Cu-Fe合金短流程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4436.8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0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周;姜雁斌;王檬;肖柱;龚深;邱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C38/16;C22F1/02;C22F1/08;C21D1/74;C21D1/30;C21D1/18;B21B37/56;B21B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钟丹;魏娟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cu fe 合金 流程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强高导Cu-Fe合金短流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步骤组成:
步骤1采用双熔体混合铸造法制得Cu-Fe合金铸坯;
步骤2 对步骤1中的Cu-Fe合金铸坯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所述均匀化退火处理在保护气氛下进行,所述均匀化退火处理的温度为900~980℃,均匀化退火处理时间为4h~8h,
步骤3 对步骤2中所得Cu-Fe合金试样进行第一次冷加工,所述第一次冷加工的总变形量为80~98%,道次变形量为30~50%;
步骤4 对步骤3中所得Cu-Fe合金试样进行第一次时效处理,所述第一次时效处理在保护气氛下进行,所述第一次时效处理的温度为400~500℃,第一次时效处理的时间为4h~10h,
步骤5 对步骤4中所得Cu-Fe合金试样进行第二次冷加工,所述第二次冷加工的总变形量为40~80%,道次变形量为20~30%,然后对第二次冷加工后的Cu-Fe合金试样进行第二次时效处理,所述第二次时效处理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第二次时效处理的温度为420~480℃,第二次时效处理的时间为2h~6h;
步骤6对步骤5中所得Cu-Fe合金试样进行第三次冷加工,所述第三次冷加工的总变形量为30~60%,道次变形量为10~20%;然后对第三次冷加工的Cu-Fe合金试样进行去应力退火,所述去应力退火在保护气氛下进行,所述去应力退火的温度为180~250℃,去应力退火的时间为4h~6h即得Cu-Fe合金,所述Cu-Fe合金中,Fe的质量分数为20wt%~40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高导Cu-Fe合金短流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化退火处理后进行水淬,所述水淬的冷却水温度为2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443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