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桩插头电阻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4499.3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4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马世典;侯桐;江浩斌;韩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G01R31/3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插头 电阻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桩插头电阻的检测方法,在汽车电池与充电桩接上后,BMS系统提供电源接通检测电路,被测电阻两端接MCU的两路A/D转换接口,MCU获取被测电阻两端的电位值并计算出充电桩插头电阻阻值,发送给BMS系统,BMS系统依此确定充电策略中的各项指标值并开始充电。本发明能够滤除接地电位飘移的影响,准确获得充电桩插头电阻阻值,解决BMS系统对充电桩插头电阻检测错误而导致充不进电的问题,避免了因接地电位飘移导致的阈值设置错误的情况;使用两路模数转换口获取所需数据,无需改变电路,使得检测更加快捷,测得的阻值更为精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桩插头电阻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中,充电桩能够根据连接的充电电缆的负载能力自主切换充电桩插头电阻,一般有100Ω,220Ω,680Ω,1.5KΩ以及2.2KΩ这几种选项,电动汽车在充电前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会检测充电桩插头电阻。通过测量此电阻大小,根据设定的阻值的阈值来确定充电电缆的负载能力,以此确定充电的各项指标,包括充电桩输出指标和用于BMS系统监测充电过程的指标等。BMS系统的充电控制策略包括按温度变化调节充电电流、按SOC变化调节充电电流、充电异常管理和整车充电故障管理这4个部分。根据充电桩插头电阻阻值确定充电电缆的负载能力,确定充电桩输出电压或电流大小,在此基础上确定充电策略的各项指标(额定功率,过流保护阈值等)并执行充电策略,并监测充电过程。正因如此,充电桩的插头电阻阻值的测量的准确度至关重要。由于目前BMS系统检测方法会受到充电桩接地电位飘移的影响,所以测得的充电桩插头电阻值大小不准确,导致开始充电后,BMS系统监测到的指标与根据确定的充电策略各项指标不符,BMS系统发现异常中断充电,使得充电无法进行。一般的测量方法是当插头接入充电桩时,BMS系统输出一个电平信号,MCU(Microcontroller Unit)通过模数转化获得汽车充电单元电阻和充电桩插头电阻的分压值,通过设定阈值的方式,将测到的充电桩插头电阻阻值划分为100Ω,220Ω,680Ω,1.5KΩ以及2.2KΩ这几档,以此选择充电策略中的各项指标的值,具体充电方式并无差别。但由于安装充电桩时可能会出现磕碰、刮擦等因素导致充电桩的接地电位偏移,在使用过程中这种测量方法会遇到接地电位飘移的影响而使得测量电压不准,最终导致电阻阻值大小计算错误的情况。并且,在生产开发过程中,设定阈值时使用的充电桩也有可能本身就存在接地电位偏移的现象,致使阈值设定出现偏差,在正确安装的充电桩上使用时出现错误。由于充电桩安装过程操作不当,接地电位飘移的情况常常出现,这也成为了部分电动汽车无法充电的一种原因。现有的充电桩插头电阻检测方法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桩插头电阻的检测方法,用以滤除零位飘移的情况,准确而快速地获得充电桩插头电阻阻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充电桩插头电阻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充电桩插头接上充电桩后,检测电源与充电桩的接地导通,使保护电阻R1、被测电阻R2、充电桩插头电阻Rn串联;
2)MCU获取被测电阻R2两端的电位值;
3)通过步骤2)中获取的电位值计算得到充电桩插头电阻Rn阻值
4)MCU将充电桩插头电阻Rn阻值发送给BMS系统,BMS系统根据充电桩插头电阻Rn阻值确定充电策略的指标,开始正常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4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