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频段载波聚合的方法及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4537.5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5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曾凯越;江天明;曹丽芳;徐晓东;邓伟;杨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W72/0446;H04W72/0453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胡影;朱惠琴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频段 载波 聚合 方法 基站 | ||
1.一种跨频段载波聚合的方法,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每一成员载波的帧结构信息和帧头位置相关信息,确定所述成员载波之间是否存在上行时隙重叠;
若存在上行时隙重叠,根据每一所述成员载波的帧结构信息和帧头位置相关信息,确定目标成员载波的偏移量,以更新所述目标成员载波的帧头位置;
其中,所述目标成员载波的偏移量为使得各所述成员载波之间的上行时隙重叠最小所需的向前偏移量或向后偏移量,所述目标成员载波为所述成员载波中的一个或多个载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一所述成员载波的帧结构信息和帧头位置相关信息,确定目标成员载波的偏移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成员载波的偏移量发送至网管,以更新所述目标成员载波的帧头位置,并更新其他基站的与所述目标成员载波相同的载波的帧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员载波中包括所述基站的成员载波和异站的成员载波,所述根据每一成员载波的帧结构信息和帧头位置相关信息,确定所述成员载波之间是否存在上行时隙重叠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通过X2接口或与网管之间的南向接口,获取所述异站的成员载波的帧结构信息和帧头位置相关信息;其中,所述异站为与所述基站相邻的基站或与所述基站属于同一片区的基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一所述成员载波的帧结构信息和帧头位置相关信息,确定目标成员载波的偏移量的步骤包括:
依次对每一第一成员载波,按照预设步长移位所述第一成员载波的一个帧周期,所述成员载波的总数为N个,所述第一成员载波为其中的N-1个所述成员载波;
对于每一所述第一成员载波,确定其与第三成员载波之间的上行时隙重叠最小的偏移量为所述第一成员载波的优选偏移量;所述第三成员载波包括第二成员载波和所述第一成员载波中已经确定出优选偏移量且按照确定出的优选偏移量进行移位的成员载波,所述第二成员载波为N个所述成员载波中除所述第一成员载波以外的另一个成员载波;
在确定出最后一个所述第一成员载波的优选偏移量之后,将能够使得各所述成员载波之间的上行时隙重叠最小的一种或多种偏移方式确定为目标偏移方式,每一种偏移方式中所需移位的所述成员载波和/或偏移量不同,所述目标偏移方式中所需移位的所述成员载波为所述目标成员载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对每一第一成员载波,按照预设步长移位所述第一成员载波的一个帧周期的步骤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成员载波的帧周期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的顺序,依次对所述第一成员载波,按照所述预设步长进行移位,所述第二成员载波为所述成员载波中帧周期最长的成员载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一所述成员载波的帧结构信息和帧头位置相关信息,确定目标成员载波的偏移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每一所述成员载波的子载波间隔;
选择子载波间隔最大的所述成员载波的时隙长度作为偏移的预设步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一所述成员载波的帧结构信息和帧头位置相关信息,确定目标成员载波的偏移量的步骤包括:
根据每一所述成员载波的帧结构信息和帧头位置相关信息,确定一种或多种能够使得各所述成员载波之间的上行时隙重叠最小的目标偏移方式,每种所述目标偏移方式所需移位的所述成员载波和/或偏移量不同;
与其他基站进行协商,确定其中一种所述目标偏移方式所需偏移的所述成员载波为所述目标成员载波、所需偏移的所述成员载波的偏移量为所述目标成员载波的偏移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45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