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隧道基底病害锚注排一体化的整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4574.6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6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斌;郭小雄;牛亚彬;柴金飞;徐建威;张波;付兵先;马超锋;赵鹏;李尧;常凯;程爱君;邹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E21D20/02;E02D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刘华联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隧道 基底 病害 锚注排 一体化 整治 方法 | ||
1.一种铁路隧道基底病害锚注排一体化的整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隧道基底病害区段的隧底钻设多个注胶孔(101),并在所述注胶孔内布设注浆锚桩(200),以使所述注浆锚桩与隧道基底结构形成锚固,从而完成基底锚固施工;
布设注胶设备,并将所述注胶设备与所述注浆锚桩连通以对隧道基底进行注胶施工,以向隧道基底的缝隙内注入注浆材料,从而完成基底注胶施工;
在铁路轨枕与基岩(107)之间布设导流排水系统(300),且使所述导流排水系统与隧道底部两侧的排水沟(10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注胶孔设置在铁路宽枕横向两侧的端头和道心处,且多个所述注胶孔在沿隧道延伸方向上呈梅花型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孔的钻设深度不小于1.2m,且进入基岩的深度不小于0.3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底注胶施工步骤中,采用先向道心处的所述注浆锚桩中注胶,后向宽枕两端头处的所述注浆锚桩中注胶的注胶顺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底注胶施工步骤中,注胶压力不大于0.5M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锚桩设有防松倒刺(220),所述注浆锚桩能够通过所述防松倒刺与隧道基底锚固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材料采用聚氨酯类双组分高分子加固材料,并采用双液料注胶机进行注胶施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排水系统包括布设在轨枕下的横向排水装置(310)和与所述横向排水装置连通的纵向排水槽(320),所述横向排水装置构造成能够使隧道基底的积水渗透进所述横向排水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排水槽构造成包括多个沿线路方向连续铺设的子纵向排水槽(321),且所述纵向排水槽在沿线路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开分布的排水口(322),所述横向导流装置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排水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排水系统还包括布设在轨道两侧且向排水沟方向延伸的横向排水管(330),所述纵向排水槽能够通过所述横向排水管与排水沟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45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