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境支付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4609.6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6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田新雪;万刚;严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10 | 分类号: | G06Q20/10;G06Q20/38;G06Q20/40;G06Q20/42;G06Q4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冯建基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付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境支付方法及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该跨境支付方法包括:银行节点接收汇款交易方节点的交易信息;其中,汇款交易方节点为付款方节点,交易信息为付款交易信息,付款交易信息包括出账银行、出账账户、付款方节点的区块链标识、收款方节点的区块链标识和转账金额;和/或,汇款交易方节点为收款方节点,交易信息为收款交易信息,收款交易信息包括入账银行和入账账户;依据汇款交易方节点的交易信息,加入区块链跨境汇款业务交易;在区块链网络中按照预先约定的智能合约以点对点方式对汇款交易方的账户进行销账,可以简化跨境支付流程,同时避免缴纳高额的中转费用,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促进了外汇业务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境支付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模式,为跨境电子商务等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电子支付模式也随之不断改变。将区块链技术与现代电子支付相结合,不仅是对以往电子支付体系的冲击,更是对未来电子支付体系的探索,引入区块链技术对现代电子支付体系的升级、完善和健全监管体系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跨境支付成为现代电子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跨境支付方案中,银行之间需对开账户,并通过银行间对开的账户进行交易和资金清算,导致支付流程复杂,而且,每个国家的参与方银行都需要向中转方银行支付高额的中转费。另外,如果跨境支付存在交易纠纷,则交易双方银行和中转银行之间需要进行多次结算,从而导致支付效率低下。跨境支付过程中还缺乏公证机构的参与,一旦发生纠纷不容易明确责任方,这会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也不利于外汇业务的发展。
因此,如何简化跨境支付流程,同时避免缴纳高额的中转费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促进外汇业务发展,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跨境支付方法及装置,以解决跨境支付流程复杂,且需要缴纳高额中转费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跨境支付方法,应用于银行节点,包括:
接收汇款交易方节点的交易信息;其中,所述汇款交易方节点为付款方节点,所述交易信息为付款交易信息,所述付款交易信息包括出账银行、出账账户、付款方节点的区块链标识、收款方节点的区块链标识和转账金额;和/或,所述汇款交易方节点为收款方节点,所述交易信息为收款交易信息,所述收款交易信息包括入账银行和入账账户;
依据所述汇款交易方节点的所述交易信息,加入区块链跨境汇款业务交易;
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按照预先约定的智能合约以点对点方式对所述汇款交易方的账户进行销账。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汇款交易方节点的交易信息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广播智能合约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智能合约的生效信息;其中,所述智能合约的生效信息是联盟内所有银行节点投票过半数通过后生成的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广播智能合约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
利用所述出账银行节点的私钥对所述智能合约进行签名,生成所述智能合约请求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所述智能合约的生效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出账银行节点发起的所述智能合约请求消息;
利用所述入账银行节点的私钥对所述智能合约请求消息进行二次签名,生成智能合约中间请求消息;
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广播所述智能合约中间请求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合约请求消息包括新增智能合约请求消息、修改智能合约请求消息和删除智能合约请求消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46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叠片工艺方法和叠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web的分离式前端图像渲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