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混合神经网络模型的风速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4805.3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5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飞;何亦菡;程锦;刘振宇;谭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G06F17/15;G06N3/0464;G06N3/0442;G06N3/049;G06N3/08;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贾玉霞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混合 神经网络 模型 风速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混合神经网络模型的风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短期风速时间序列,所述的短期风速时间序列为随机非稳态的时间序列;
S2:对S1的短期风速时间序列进行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分解为一系列规律变化的本征模函数和残差信号;所述S2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定义辅助分析的白噪声的标准差;
S2.2:利用S2.1所定义的标准差随机生成一条白噪声,并加入到S1的短期风速时间序列中,得到信号s(t);
S2.3:拟合信号s(t)的上下包络线,并计算其平均值,得到平均信号m(t);
S2.4:从信号s(t)中去除平均信号m(t),并得到新的时间序列H(t);
S2.5:对新的时间序列H(t)重复步骤S2.3和S2.4,直到当前时间序列信号满足本征模函数的特征要求,得到一个本征模函数c(t);
S2.6:从信号s(t)中减去S2.5得到的本征模函数c(t),得到残差信号r(t),并对残差信号r(t)重复步骤S2.3~S2.5,从而从原始信号中分离出一系列本征模函数,直到残差信号r(t)满足停止条件;
S2.7:重复步骤S2.2~S2.6 M次,得到最终的本征模函数IMFj:
其中,cj,m表示第m次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的第j个本征模函数;
S3:对每一个本征模函数和残差信号建立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并使用贝叶斯优化算法调节优化神经网络的超参数;所述的S3具体为:
S3.1:定义优化问题,即在搜索范围θL≤θ≤θθ内,找到θ*=argminf(θ)
其中,θ为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的超参数组,θ=[θ1,θ2,θ3,θ4],θ1,θ2,θ3,θ4分别为学习率、隐藏层层数、隐藏层节点数和时间步;f(θ)为超参数组θ与神经网络模型的损失函数值之间存在的关系;隐藏层层数的搜索范围为1~5,每个隐藏层的节点数搜索范围为1~200,时间步的搜索范围为1~150,学习率的搜索范围为0.000001-0.1;
S3.2:对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的权重矩阵和偏置矩阵进行初始化,并使用Adam优化算法对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的权重矩阵和偏置矩阵进行迭代更新;
S3.3:用测试集数据对训练好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测试,计算测试集的损失函数值;
S3.4:利用贝叶斯优化中的采样函数,得到下一组设计变量的值;所述的S3.4具体过程如下:
(1)假设优化目标为Y=f(θ),则得到一组采样点{(θ1,y1),(θ2,y2),…,(θn,yn)};设定函数f(θ)符合高斯过程,即Y~N(μ,K),在f(θ)中加入零均值的高斯白噪声,求得n个样本的有限集合的先验分布表示为Y~N(μ,K+σ2I);
其中,K为协方差矩阵,μ为一n×1的平均向量:
μ=[μ1,μ2,…,μn]T
k为ARD Matern 5/2协方差函数:
I为一个n×n的单位矩阵;σ2为白噪声的方差;
(2)给定采样集Sd=[Xn,Yn],下一个采样点θn+1及其函数值f(θn+1)也符合高斯分布所述的下一个采样点利用采样函数得到;
其中,
Xn=[θ1,θ2,…,θn]T,Yn=[f(θ1),f(θ2),…,f(θn)]T;
f(θn+1)的均值μn+1|D和方差表示为:
μn+1|D=n(θn+1)+k(θn+1,Xn)(K+σ2I)-1(Yn-m)
其中,
m=[m(θ1),m(θ2),…,m(θn)]T
k(θn+1,Xn)=[k(θn+1,θ1),k(θn+1,θ2),…,k(θn+1,θn)]
k(Xn,θn+1)=k(θn+1,Xn)T;
S3.5:重复步骤S3.2~S3.4,直到满足优化停止条件,得到优化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
S4:使用S3得到的训练后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对S2得到的本征模函数和残差信号进行预测,得到每一个本征模函数和残差信号的预测值;
S5:将所有本征模函数和残差信号的预测值进行叠加,得到原始时间序列的最终预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4中的采样函数为期望增量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48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