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框架结构水泵房基础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4962.4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8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郭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河北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00 | 分类号: | E02D27/00;E03B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胡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结构 水泵房 基础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框架结构水泵房基础施工方法:a.对水泵房框架基础进行放线,开挖框架基础的基坑,保留框架中间部位的土层不开挖。b.在基坑内对框架基础进行施工,对框架基础进行养护直至拆模。c.对框架基础的土层进行分层夯填,土层的回填高度为地梁以下以及室内地坪结构层以下。d.设备基础的基坑进行开挖,设备基础以其基坑的土壁作为土模进行浇筑施工。e.搭设上部框架结构的脚手架,并对上部框架结构进行施工。f.对框架结构四周地梁进行施工。g.对水泵房维护结构进行施工。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框架结构水泵房施工方式,整个施工过程工期大大缩短,且地面的夯实质量能够保证,防止漏水后发生塌陷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泵房施工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框架结构水泵房基础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泵房是为建筑提供生活、生产以及消防用水的关键部位,水泵房内设备数量多且密集,在传统的混凝土框架结构水泵房施工中,由于基础布置较密,一般安排框架基础与设备基础同步施工,土方施工时采取大开挖方案,先将整个泵房框架范围内土方全部挖掉,混凝土基础由深到浅顺次施工,待混凝土全部完成后,再将基础间孔隙回填到地坪下。这样造成土方挖填方量比较大,而且在基础施工完回填土时,由于基础多,只能在设备基础间采用搭设跑跳人工用小推车推土分层夯填的施工方法,无法实现机械化施工,施工效率低。同时受设备基础的影响,边角部位土层的夯实困难,往往存在虚填现象,导致在使用阶段,如果水泵及管道出现漏水,会四处流淌,一旦水渗入地面下,往往容易造成地面塌陷,引发事故,甚至造成工业炼铁炼钢炉子停产,影响甚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框架结构水泵房基础施工方法,以解决现在水泵房施工困难以及夯实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框架结构水泵房基础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水泵房框架基础进行放线,开挖框架基础的基坑,保留框架中间部位的土层不开挖。
b.在基坑内对框架基础进行施工,对框架基础进行养护直至拆模。
c.对框架基础的土层进行分层夯填,土层的回填高度为地梁以下以及室内地坪结构层以下。
d.设备基础的基坑进行开挖,对设备基础的基坑进行人工修边,设备基础以其基坑的土壁作为土模进行浇筑施工。
e.搭设上部框架结构的脚手架,并对上部框架结构进行施工。
f.对框架结构四周地梁进行施工。
g.对水泵房维护结构进行施工。
在对上部框架结构进行施工的同时进行设备基础混凝土的养护。
上部框架结构拆模完毕后便可进行设备的安装。
在步骤c中,回填土层时,在地梁位置将土层回填至地梁下沙垫层标高位置。
在步骤c中,设备基础区域和回填后的框架基础区域同步使用压路机进行整体压实。
本发明先施工水泵房的框架基础,待框架基础整体回填后再施工设备基础,先开挖框架基础的基坑,中间设备基础部分不用开挖,节省了挖土方的工程量和回填量。框架基础施工完成后,可以采用机械回填并夯实,保证框架范围内填土满足要求,同时能够保证上部框架结构施工时满堂脚手架的地基承载力及平整度,为上部框架结构模板支设提供有力的条件。设备基础的施工在上部框架结构施工之前,可以将设备基础的养护时间放在上部框架结构施工期间,节约了工期。设备基础采用小型挖机进行精准挖土,并通过人工修边,保证土壁的平整度和光滑度,设备基础采用土模浇筑施工,省去了设备基础的支拆模工序,节省了材料、人工以及养护时间。在上部框架结构拆完模板后便可进行设备的安装,能够大大缩短工期。水泵房的框架结构的四周地梁在内部设备基础施工完毕后再进行施工,一方面方便回填土车辆的进出,另一方面可以省去地梁的底模模板施工,降低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河北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河北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49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