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面积效果比值的电热膜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5246.8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5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徐秉绶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秉绶 |
主分类号: | H05B3/20 | 分类号: | H05B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42 上海市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积 效果 比值 电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面积效果比值的电热膜,由上绝缘层、发热层、下绝缘层、电极、密封区组成,发热层排除一切不必要的空间,使发热层的有效发热面积尽可能扩大,电极和密封区在满足导电和密封的需求下,尽可能缩小面积,使得发热层的有效发热面积和电热膜面积之间的面积效果比值达到8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地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面积效果比值的电热膜。
背景技术
电地暖产品系统中,用电热膜作为发热元件是一个主要发展方向,而现有的电热膜产品中都不太重视发热层面积和电热膜面积之比值;电地暖作为一种低温大面积取暖装置,其有效发热面积在房间面积中的占比十分重要,占比越大取暖效果就越好,这个占比落实到具体的产品中,就是发热层有效发热面积和电热膜面积的比值,我们把这个比值称之为“面积效果比值”,比值越大电地暖的取暖效果就越好;而很多现有的电热膜产品中,发热层是由许多个发热单体构成,这些发热单体在电热膜上用引线组合成为一个个集群发热模块,这样在单体之间、集群之间和引线之间的空隙占用了很多电热膜的有效发热面积,使得发热层有效发热面积和电热膜面积的面积效果比值十分低,一般在60%左右,因此需要改进提高电热膜面积效果比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面积效果比值的电热膜,由上绝缘层、发热层、下绝缘层、电极、密封区组成,发热层排除一切不必要的空间,使发热层的有效发热面积尽可能扩大,电极和密封区在满足导电和密封的需求下,尽可能缩小面积,使得发热层的有效发热面积和电热膜面积之间的面积效果比值达到80%以上。
本发明采用尽可能扩大发热层有效发热面积,尽可能缩小电极和密封区面积的方法,使电热膜的面积效果比值达到80%以上,积极落实了电地暖低温大面积的原则,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经济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高面积效果比值的电热膜的正视图。
附图2是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高面积效果比值的电热膜,电热膜1由上绝缘层2、发热层3、下绝缘层4、电极5、密封区6组成,发热层3排除一切不必要的空间,使得发热层3的有效发热面积尽可能扩大,电极5和密封区6在满足导电和密封的需求下,尽可能缩小面积,使得发热层3的有效发热面积和电热膜1的面积之间的面积效果比值达到80%以上。
本发明采用发热层排除一切不必要的空间,尽可能扩大发热层有效发热面积,并尽可能缩小电极和密封区面积,使电热膜的面积效果比值在80%以上,实施也可靠易行,积极落实了电地暖低温大面积的原则,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经济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思想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秉绶,未经徐秉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5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