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免蒸压管桩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5450.X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3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赵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良文 |
主分类号: | C04B24/32 | 分类号: | C04B24/32;C08G73/06;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型免蒸压管桩减 水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免蒸压管桩减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计的各组分: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4,6‑二氨基‑1,3,5‑三嗪‑2‑乙酸缩聚物10‑20份、7‑氨基‑3‑乙烯基‑3‑头孢环‑4‑羧酸/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4‑乙烯基苯硼酸共聚物5‑10份、9‑芴甲酸1‑3份、引发剂0.3‑0.6份、植物多糖2‑5份、水35‑4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环保型免蒸压管桩减水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的环保型免蒸压管桩减水剂减水效果显著,掺量少、增塑性能优异,对混凝土综合性能无明显负面影响,制备和使用过程中节能环保性能好,反应活性高,反应温度低,能有效增强抗压强度,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板结和粘度,增加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添加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免蒸压管桩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程建设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的不断更新,高强混凝土预应力静压管桩在大中城市高层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建筑基础中最常采用的混凝土构件。目前我国压管桩主要采用常压蒸养+高压蒸养两段式生产工艺生产,药达到预定的强度,必须经过蒸汽养护和高温高压蒸气养护两道工序。这种生产工艺需要耗费大量能源,减少这两道工序可以为管桩厂节省大量能源消耗、减少锅炉废气的排放、减少环保设备的投入使用。
取消管桩生产的高压蒸养环节,仅采用常压蒸养的免蒸压管桩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得到了较多研究。但以往的研究多采用萘系减水剂,而萘系减水剂生产过程污染大,给环境和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也有部分研究采用聚羧酸系减水剂,但带模养护时间通常在10h-16h,生产效率较低,难以进行产业化。
申请号为201711168992.9的中国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冬季用的免蒸养免蒸压管桩专用减水剂及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β-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80%,脂肪族羟基磺酸盐甲醛缩合物10%,氨基磺酸盐聚合物5%,三乙醇胺2%,调节剂3%。此发明的减水剂可以减少蒸气养护和高温高压蒸气养护这两道工序,管桩也能达到预定的强度。但其使用的甲醛类缩聚物在使用过程中,易释放出甲醛等有毒有害的物质,且其减水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开发一种减水效果佳、掺量少、增塑性能优异,对混凝土综合性能无明显负面影响,制备和使用过程中节能环保性能好的环保型免蒸压管桩减水剂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对促进混凝土添加剂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免蒸压管桩减水剂,该减水剂减水效果显著,掺量少、增塑性能优异,对混凝土综合性能无明显负面影响,制备和使用过程中节能环保性能好,反应活性高,反应温度低,能有效增强抗压强度,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板结和粘度,增加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环保型免蒸压管桩减水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合连续规模化生产,同时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环保型免蒸压管桩减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计的各组分: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4,6-二氨基-1,3,5-三嗪-2-乙酸缩聚物10-20份、7-氨基-3-乙烯基-3-头孢环-4-羧酸/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4-乙烯基苯硼酸共聚物5-10份、9-芴甲酸1-3份、引发剂0.3-0.6份、植物多糖2-5份、水35-45份。
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植物多糖为竹叶多糖、银耳多糖、香菇多糖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良文,未经赵良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54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