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植物育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5607.9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8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石冠旗;梁春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A01G31/02;A01G9/28;A01G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6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植物 育苗 系统 | ||
一种高效植物育苗系统,包括倾斜设置的苗床(1)、均匀分布在苗床(1)上用于固定植物的固定件(2)、为苗床供水的水管(3)、位于苗床上方的横杆(4);所述横杆(4)用于支撑位于苗床(1)外表面上方的水管(3);所述水管(3)一端连接水泵(8);所述水管(3)侧面均匀安装有毛管(5);所述毛管(5)一端连接在水管(3)侧面,另一端连接喷头;所述水管(3)、毛管(5)、喷头(6)以及水泵(8)组合成浇水系统(7);所述苗床(1)由两个相对向的斜面组成,苗床(1)下方设置有浇水系统(7);本发明提高了单位面积内植物育苗量,同时将植物要部浇水与茎部浇水分成两套系统,适用于多种育苗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植物育苗系统,特别是一利将苗床设置成科面提高单位面积内育苗效率的立体育苗系统。
背景技术
苗床是现代农业中常用的植物育苗设备,在传统的育苗过程中,由于植物的极性特征,苗床一般使用平形于地面设置;单位面内设置的苗床是有限的;也可以使用多层苗床,配合补光系统提高单位面积的利用率,但是多层苗床配合补光系统,造价成本高,清洗时不方便。
经检索发明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2014119885U”的苗床,通过设置梯形骨架,顶部设有网片,侧面为平行横杆,将植物挂在梯形骨架上育苗;增大了单位面积内的育苗效率,但是由于将杆物挂在育苗架上,稳定性不够,且浇水时容易将上面的杆物基质掉到下面植上,采光也会受影响,不能用于无土栽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植物育苗系统,在增加单位面积的育苗量的同时,可以用于雾化育苗,适用性广,可用于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育苗,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植物育苗系统,包括倾斜设置的苗床、均匀分布在苗床上用于固定植物的固定件、为苗床供水的水管、位于苗床上方的横杆;所述横杆用于支撑位于苗床外表面上方的水管;所述水管一端连接水泵;所述水管侧面均匀安装有毛管;所述毛管一端连接在水管侧面,另一端连接喷头;所述水管、毛管、喷头以及水泵组合成浇水系统;所述苗床由两个相对向的斜面组成,苗床下方设置有浇水系统;即两个相对向的斜面组成的苗床内部空间内设置有浇水系统。在苗床上方和苗床下方都设有浇水系统,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分别对植物的叶片和根部进行浇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泡沫板或固定在苗床面上的网袋,无土栽培时使用泡沫板,将植物固定在泡末板上,通过基质种植时可以将基质放在网袋内,进行种植。
进一步地,所述苗床由两个斜面组成的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取走植物后放便清洗。
优选地,所述苗床表面可以是曲面,由两个曲面组成的形状为拱形;拱形的面积更大,提高单位面积育苗效率。
进一步地优选地,所述苗床两端有不透光的档板与苗床组合形成的苗床内部空间为黑暗环境;当用于无土栽培时,黑环境更利于植物生根,同时档板可有减少苗床内部空间水份的损失,保持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苗床内部空间设置有1套以上的浇水系统;多个浇水系统可以浇水更充分,防止浇水肓区。
优选地,所述喷头为雾化喷头;雾化喷头更柔和,不会因水滴打在植物根部或基质上而损伤植物根部,同时更利于保持空间湿度。
优选地,所述苗床内部空间的喷头位于苗床内部空间垂直方向的上半部分。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将植物根部浇水与根部以上浇水分成两套浇水系统进行,可以根据植物的需要求分别浇水;
2、本发明可以用于基质育苗也可以用于无土栽培,用于雾化育苗;
3、本发明将苗床设成斜面,提高了单位面积内育苗效率,同时育苗后便于清洗苗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56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分利用光源的多功能植物育苗装置
- 下一篇:红土镍矿的湿法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