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茶叶包装称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6107.7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4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锋;李杨;项玲;刘敏;李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B1/34 | 分类号: | B65B1/34;B65B1/10;B65B37/00;B65B63/08;B65B43/5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刘冉 |
地址: | 236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茶叶 包装 称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茶叶包装称重装置,包括初级计量机构、输送机构、精确计量机构和包装机构,所述初级计量机构包括入料口、上盖、初步计量转筒和转轴,所述精确计量机构包括阀门、电极A、电极B和储料槽,所述包装机构包括夹袋杆、包装袋和储袋盒,本发明通过所述初步计量转筒来完成对茶叶的初次计量,取得一定量的茶叶,并且取得的茶叶小于实际需要取得的量,然后通过所述次级下料口来完成精确下料,当所述储料槽内的茶叶重量达到预定值时,所述电极A在茶叶重量改变后同所述电极B之间相接触,从而关闭所述次级下料口上的阀门,完成精确计量,最后通过输送机构和包装机构完成对精确计量后的茶叶的包装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化茶叶包装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的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记录,造就了中国的饮茶文化源远流长,同样的在现代我国依然是一个饮茶的大国,而且饮茶的人群也逐步的增多,因此对茶的需求量也是逐渐的增多,同样的也就需要更多、更专业的机器来辅助茶叶的加工与生产,但是一般的茶叶包装机只是简单地辅助加工人员为茶叶进行包装,不能在包装之前为茶叶进行测量称重,这样就会增加加工人员的操作时间,浪费生产的时间,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茶叶包装机上进行新的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茶叶包装称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化茶叶包装称重装置,包括初级计量机构、输送机构、精确计量机构和包装机构,所述初级计量机构包括入料口、上盖、初步计量转筒和转轴,所述入料口布置与上盖左上方且同上盖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上盖布置于初级计量机构正上方且同初级计量机构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转轴布置与所述初级计量机构下方且同初级计量机构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初步计量转筒转动连接与所述转轴,所述初步计量转筒上方布置有计量板,所述初步计量转筒包括初步计量槽和中心孔,所述初步计量槽有若干个且沿所述初步计量转筒周向方向均匀布置,所述中心孔同转轴之间相配合。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皮带、支撑板、支撑杆、滚筒、连接杆和下料板,所述支撑杆同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滚筒同支撑杆之间转动连接,输送皮带由两个滚筒将其撑开,通过滚筒的转动来带动所述输送皮带转动,所述下料板布置与支撑板右侧且其右侧向下倾斜,所述下料板同支撑板之间通过支撑杆实现连接,所述支撑杆同下料板以及支撑板之间均通过铰链连接。
所述精确计量机构包括阀门、次级下料口、电极A、电极B、储料槽、弹簧、活动连杆和固定杆,所述次级下料口布置于所述初级计量机构右侧下方且同所述初级计量机构内部相连通,所述阀门安装与所述次级下料口上,所述储料槽有若干个均匀布置与所述输送皮带上,所述储料槽下方固定连接有两个活动连杆,所述活动连杆同固定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同输送皮带之间固定连接,在所述输送皮带和储料槽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同活动连杆和固定杆之间同轴心布置,所述储料槽底部安装有电极A,所述皮带上与电极A对应的位置安装有电极B,所述包装机构包括夹袋杆、包装袋和储袋盒,所述夹袋杆将所述包装袋撑开,所述储袋盒内存放有若干个包装袋。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入料口上安装有蝶阀,所述入料口同蝶阀之间通过快开卡箍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计量板左侧设置有倾斜的筛网。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筛网下方安装有风干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初级计量机构内中心位置安装有搅拌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计量板同初步计量转筒外壁之间相配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初步计量转筒 的初步计量槽的数量在4-6个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阜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61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废料分离处理回收装置
- 下一篇:咬合力测量装置、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