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烟道闸板烧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6301.5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2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肖述兵;何成;金岭;梁晓光;李建华;李厚;李建军;曾岩东;李效峰;赵录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黄河鑫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8 | 分类号: | C04B35/18;C04B35/64 |
代理公司: | 上海政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79 | 代理人: | 辇甲武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曲***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烟道 闸板 烧结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高温烟道闸板烧结方法,将浇铸好的闸板在焙烧炉中如下温度节点进行烧结:30‑300℃,300‑350℃,350‑480℃,480‑700℃,700‑1000℃,1000‑600℃和600‑常温;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焙烧炉和升温曲线对浇铸好的闸板进行烧结,方便易行、不易损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烧结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高温烟道闸板烧结方法。
背景技术
浇注体在使用前一定要进行烧结,烧结是使不同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坚硬的AlSiO3,提高浇注料强度,避免闸板在使用前期出现脱皮、爆裂情况,以影响闸体的正常使用。在化学反应时伴生有大量结晶水,在烧结过程中会缓慢排出。游离水排出温度在80-120℃,350-500℃仍有游离水排出,600℃浇注料结晶水含水率为10%左右,所以600℃以前应该控制升温速度,在600℃以上,只要保证浇注料内外温差不大,可以快速升温。焙烧炉是较理想的烧结场所,利用焙烧炉对闸板进行烧结。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高温烟道闸板烧结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烟道闸板烧结方法,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焙烧炉和升温曲线对浇铸好的闸板进行烧结,方便易行、不易损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温烟道闸板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浇铸好的闸板在焙烧炉中如下温度节点进行烧结:30-300℃,300-350℃,350-480℃,480-700℃,700-1000℃,1000-600℃和600-常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浇铸好的闸板在焙烧炉的炉室上面保温60h,温度达到300℃,将大部分游离的水排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闸板装入焙烧炉的炉室里面,升温曲线为300-350℃,升温时间控制为18h,之后按350-480℃曲线升温,升温时间控制为14h,目的在于增加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升温至480℃时,闸板强度不够、易断裂,而且之前焙烧过程中产生剧烈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水分需排除,则按480-700℃曲线进行升温,升温时间控制在62h。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温度在达到700℃后,继续按700-1000℃曲线升温,时间控制在35h,目的在于进一步增加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温度在达到1000℃后,保温6h,之后按1000-600℃曲线进行自然降温,降温时间控制在50h,最后在冷却室中冷却至常温,时间为20h。
本发明的高温烟道闸板烧结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焙烧炉和升温曲线对浇铸好的闸板进行烧结,方便易行、不易损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高温烟道闸板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高温烟道闸板烧结方法的升温和降温的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高温烟道闸板烧结方法,将浇铸好的闸板在焙烧炉中如下温度节点进行烧结:30-300℃,300-350℃,350-480℃,480-700℃,700-1000℃,1000-600℃和600-常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黄河鑫业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黄河鑫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63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