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轨轨道施工用水平度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以及智能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6321.2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7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柳七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七峰 |
主分类号: | G01C9/00 | 分类号: | G01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00 吉林省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轨 轨道 施工 水平 检测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以及 智能 终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轨轨道施工用水平度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以及智能终端,解决了检测到铁轨水平度有问题之后,检测设备就会等待工作人员够来处理,整体效率低下,其包括:若当前位置对应为非水平状态信息,则对铁轨数据信息所对应的位置进行标记以形成非水平标记信息;继续检测;将经过标记后的铁轨数据信息进行反馈并显示以形成铁轨检测展示信息;获取当前设备位置信息;根据当前设备位置信息与非水平标记信息以形成距离路径信息,并将工作人员引导至非水平标记信息所对应位置。本发明使得检测设备能够始终保持检测,无需的等待,直接将检测到非水平的位置在铁轨数据信息中标记并反馈,便于工作人员处理,提高整体的检测以及维护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轨轨道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铁轨轨道施工用水平度检测方法、存储介质以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铁轨轨道线路维护中需要对轨道的水平度进行检测,这也是线路维护中最重要的基础参数之一,该参数限定了线路轨道的安全运营和日常维护的必定条件。铁路系统中一般采用人工标尺测量方式,现有的这种测量方式,不仅准确度不高,测量时的人为因素及偶然因素也很大,而且大大浪费人力。
针对此种情况,CN208238723U公开的一种铁轨正矢激光测量仪包括测量仪支架、快速定位机构、上下微调部件、水平测量仪、角度微调部件、激光头安装部件以及智能微电脑控制器,其中快速定位机构将测量仪支架安装在铁轨上,上下微调部件安装在测量仪支架的横梁上,上下微调部件下安装有激光头测量部件,水平测量仪安装在激光头测量部件上,激光头测量部件上安装有激光测量头,智能微电脑控制器安装在测量仪支架上并与激光头通讯连接。铁轨正矢激光测量仪使用方便、能够节省人力、测量精度高、测量效率高,微电脑控制器有存储功能,能传输现场测量数据到电脑上,方便收集数据与分析数据。
CN209247001U公开的一种铁轨轨道施工用水平度检测装置,包括防水组件、支撑板和红外线数显水平仪,支撑板表面的两侧皆固定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的表面皆活动安装有定位组件,支撑板顶部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配重块,支撑组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水组件,防水组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红外线数显水平仪,防水组件的两侧皆活动安装有压板组件,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组件,且升降组件位于支撑组件的一端,升降组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把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本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具有便于拆卸与操作简单等优点
虽然可以通过上述的水平度检测装置对铁轨的水平度进行检测;但是在检测过程中,若一旦检测到铁轨的水平度存在问题,则会停止在对应的铁轨位置,等待工作人员处理;该种方式,整体效率低下;无法快速高效的完成对铁轨轨道的快速维护,进而给车辆运行造成影响;所以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一是提供一种铁轨轨道施工用水平度检测方法,能够使得检测装置保持处于检测状态,并获取到铁轨上非水平的位置,以便于工作人员维护,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铁轨轨道施工用水平度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与实际铁轨等比例对应的铁轨数据信息以及实际铁轨对应位置的铁轨水平度信息;所述铁轨水平度信息包括水平状态信息以及非水平状态信息;
若实际铁轨所处当前位置对应为水平状态信息,则继续获取实际铁轨下一个位置的铁轨水平度信息;
若实际铁轨所处当前位置对应为非水平状态信息,则根据实际铁轨所处当前位置与铁轨数据信息所对应的位置进行标记以形成非水平标记信息;继续获取实际铁轨下一个位置的铁轨水平度信息;
将经过标记后的铁轨数据信息进行反馈并显示以形成铁轨检测展示信息;
获取当前设备所处实际铁轨的位置所对应铁轨数据信息中的当前设备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七峰,未经柳七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63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