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面胶产品防粘排废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6415.X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5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马涛;周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领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35/10 | 分类号: | B65H35/10;B65H35/00;B65H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祖游行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区新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产品 防粘排废 生产工艺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面胶产品防粘排废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在弱粘膜料带上模切出与产品的内孔形状一致的弱粘膜内孔料,再将弱粘膜料带排掉,然后依次贴合主材双面胶料带和第一面纸料带,再模切出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面纸、主材双面胶和弱粘膜的内孔废料,然后贴合排废胶带,再将排废胶带、第一面纸料带和内孔废料排掉,然后贴合第二面纸料带,再模切出产品的外形,再将第二面纸料带和主材双面胶料带排掉,然后模切出与产品相对应的离型膜的外形,再将离型膜料带排掉,从而在托底膜料带上得到成品。本公开的弱粘模起到防粘的作用,能够实现产品内孔废料排除的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的品质和良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双面胶产品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双面胶产品防粘排废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机械自动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具有出色的密封性、抗压缩变形性、阻燃性、浸润性等性能的双面胶产品多种多样,比如溶剂型胶粘带(油性双面胶)、乳液型胶粘带(水性双面胶)、热熔型胶粘带、压延型胶粘带、反应型胶粘带、泡棉胶带等,双面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机械零部件、各类小家电、手机配件、工业仪表、汽车配件、玩具、化妆品等各个领域。
目前,双面胶产品通常采用模切加工,双面胶料带贴附在离型膜料带上,通过模切设备在双面胶料带模切出相应的产品,对于具有内孔的双面胶产品,由于双面胶的粘性强、流动性强、容易溢胶等,所以模切后内孔的双面胶废料与双面胶料带已经断开,内孔的双面胶废料是单独的一部分,而且内孔的双面胶废料与离型膜仍然粘接太强,排废非常困难,现有的设备无法自动排废,都是采用手工排废的方式。但是,手工排废的方式操作不便,效率极低,耗费较多的人力,劳动强度高,容易造成产品的损伤等,产品的良率较低,生产成本高,影响了产品的应用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双面胶产品防粘排废生产工艺,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双面胶产品防粘排废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弱粘膜料带、离型膜料带和托底膜料带通过贴合装置依次贴合在一起,然后通过模切装置从弱粘膜半切到离型膜,在弱粘膜料带上模切出与产品的内孔形状一致的弱粘膜内孔料,再将弱粘膜料带通过收料机构排掉;
然后在离型膜料带和弱粘膜内孔料上通过贴合装置依次贴合主材双面胶料带和第一面纸料带,再通过模切装置沿弱粘膜内孔料的位置从第一面纸半切到离型膜,模切出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面纸、主材双面胶和弱粘膜的内孔废料;
然后在第一面纸料带上通过贴合装置贴合排废胶带,再通过收料机构将排废胶带、第一面纸料带和内孔废料排掉;
然后在模切出产品内孔的主材双面胶料带上通过贴合装置贴合第二面纸料带,再通过模切装置沿产品内孔的位置从第二面纸半切到离型膜,模切出产品的外形,并且产品上留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二面纸,再通过收料机构将第二面纸料带和主材双面胶料带排掉;
然后通过模切装置从离型膜半切到托底膜,模切出与产品相对应的离型膜的外形,再通过收料机构将离型膜料带排掉,从而在托底膜料带上得到成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个料带分别通过放料机构进行输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贴附有成品的托底膜料带通过收卷机构进行收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先在第一面纸料带上通过贴合装置贴合第一排废胶带,再通过收料机构将第一排废胶带和第一面纸内孔料排掉,然后再在第一面纸料带上通过贴合装置贴合第二排废胶带,再通过收料机构将第二排废胶带、第一面纸料带、弱粘膜内孔料和主材双面胶内孔料排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排废胶带的宽度与第一面纸内孔料的宽度基本相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排废胶带和第二排废胶带分别先通过刮板机构,再进入收料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领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领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64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