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高效环保的N位停车库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6579.2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1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范长云;范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捷澳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4H6/22;E04H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高效 环保 车库 | ||
1.一种节能高效环保的N位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5)以及建立在所述地面(5)上的支撑外框架(3),所述支撑外框架(3)内部均匀分为前停车位(302)、升降腔体(303)和后停车位(304),所述前停车位(302)远离所述后停车位(304)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库门(301),所述后停车位(304)和前停车位(302)内均匀设置有若干横向推送组件(4),所述地面(5)顶面位于所述升降腔体(303)底部设置有驱动槽(501),所述升降腔体(303)与所述驱动槽(501)之间的四角位置处均设置有螺杆(2),所述驱动槽(501)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一(7),所述驱动电机一(7)均通过传动组件(6)与所述螺杆(2)相连接,所述螺杆(2)之间同样设置有横向推送组件(4),所述前停车位(302)和所述后停车位(304)内均设置有智能控制盒(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节能高效环保的N位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推送组件(4)包括支撑架板(401),所述支撑架板(401)表面贯穿设置有传送槽(404),所述传送槽(40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前停车位(302)指向对应的所述后停车位(304)的方向一致,所述支撑架板(401)内部设置有驱动腔(408),所述驱动腔(408)位于两个所述传送槽(404)之间,所述驱动腔(408)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二(4012),所述驱动电机二(4012)输出端安装有减速机(4013),所述减速机(4013)输出端安装有主动锥齿轮(4011),所述支撑架板(401)内设置有主传动轴(409),所述主传动轴(409)的两端伸入所述传送槽(404)内,且对称安装有驱动带轮(402),所述主传动轴(409)的中间部分位于所述驱动腔(408)内,且安装有从动锥齿轮(4010),所述从动锥齿轮(4010)与所述主动锥齿轮(4011)相啮合,所述传送槽(404)内均通过辅助传动轴(406)安装有辅助带轮(403),所述辅助带轮(403)与所述驱动带轮(402)通过传送履带(40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节能高效环保的N位停车库,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升降腔体(303)的所述横向推送组件(4)四角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螺杆(2)对应的所述螺纹孔(407),所述所述螺杆(2)与所述螺纹孔(407)的螺纹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节能高效环保的N位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6)包括主动齿轮(602)、传动转轴(603)和从动齿轮(604),所述驱动电机一(7)输出端竖直向上且安装有所述主动齿轮(602),所述螺杆(2)外侧安装有所述从动齿轮(604),所述传动转轴(603)位于所述从动齿轮(604)与所述主动齿轮(602)之间,且所述传动转轴(603)外侧安装有传动齿轮二(605)和传动齿轮一(601),所述传动齿轮一(601)与所述主动齿轮(602)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二(605)与所述从动齿轮(604)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节能高效环保的N位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602)两端均设置有传动转轴(603),且分别通过所述传动齿轮二(605)与两侧的所述螺杆(2)上的所述从动齿轮(604)相啮合,该两个所述螺杆(2)的螺纹旋向相反,对应的所述螺纹孔(407)的螺纹旋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节能高效环保的N位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外框架(3)并列设置有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节能高效环保的N位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外框架(3)外侧安装有智能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节能高效环保的N位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盒(1)包括摄像头、红外传感器、信号接收器和信号传送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节能高效环保的N位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腔体(303)内的所述横向推送组件(4)顶面同样设置有智能控制盒(1),所述智能控制盒(1)上还包括定位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节能高效环保的N位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腔体(303)内的升降系统可采用液压升降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捷澳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捷澳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65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