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含锶(Sr)量的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6597.0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6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C23/02 | 分类号: | C22C23/02;C22C1/03;C22C1/06;C22F1/06;C22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田黎绒 |
地址: | 401123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含锶 sr 镁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含锶(Sr)量的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镁合金技术领域。该镁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Sr:1~3%,Mn:0.15~0.4%,Al:5.9~6.2%,Zn:0.8~1.2%,杂质元素总量:0.1%,余量为Mg。将合金熔体浇铸至铁制模具中,得到铸锭;将铸锭热处理后车削,去除表面氧化部分,加工为Φ70mm的合金棒材,挤压经过液氮冷却后得到Φ16mm的镁合金挤压棒,并在挤压棒上涂一层蛋白质。本发明所制得的镁合金在350℃挤压后的室温力学性能为:抗拉强度可达到260~307MPa,屈服强度可达到207~255MPa,延伸率可达到5~9.5%。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镁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含锶(Sr)量的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锶(Sr)是一种重要的碱土金属元素,价格相对较低,在镁合金中虽然具有较小的固溶度,但对镁合金有细晶强化作用,且Sr引入的高熔点化合物可对镁合金晶界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从而有效地改善镁合金的力学性能。此外,在镁合金中添加适量元素Sr,除了细化和变质合金的组织以外,还能改善合金的铸造性能、减少铸造缺陷的产生。
目前,由于镁合金在挤压前进行预热以及在挤压过程中的摩擦热,挤压后的挤压型材温度很高,这就会使镁合金的动态再结晶长大,严重影响了挤压型材的力学性能。而且挤压后的Mg-Sr合金放一段时间后表面很容易腐蚀,并且,由于蛋白质在镁及其合金表面可以形成蛋白质的吸附层,从而降低镁的腐蚀速率。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高含锶(Sr)量的镁合金;目的之二在于提高含高锶(Sr)镁合金的力学性能以及表面耐腐蚀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高含锶(Sr)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井式电阻熔炼炉,当熔炉的温度达到500~600℃后,加入已预热的纯Mg并将其熔化,熔化后升温到700~750℃,然后加入已预热的Mg-25wt.%Sr、Mg-5wt.%Mn、纯Al以及纯Zn,待这些金属与合金熔化后升温至720~740℃,然后用C2Cl6精炼剂精炼处理3~5min,精炼完毕后搅拌、打渣并升温至740℃静置20~40min;此熔铸过程利用体积比为CO2:SF6=20:1的混合气体保护,以防止合金液体氧化燃烧;把金属熔体浇铸至预热到250℃的钢制模具中,得到铸锭;
(2)将镁合金铸锭进行车削,去除表面氧化部分,加工为Φ70mm的合金棒材,然后在400~450℃下保温16~24小时,进行均匀化热处理;
(3)在挤压机上,以50cm/min的挤压速度挤压合金,得到Φ16mm的镁合金挤压棒材,挤压温度为350℃,挤压比为25:1。
(4)将挤压后的镁合金型材通过液氮进行冷却,并在型材表面涂一层蛋白质。
步骤(1)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高含锶(Sr)镁合金铸锭由以下组分组成:Sr:1~3%,Mn:0.15~0.4%,Al:5.9~6.2%,Zn:0.8~1.2%,杂质元素总量:0.1%,余量为Mg。
进一步:挤压后的镁合金型材通过液氮进行冷却,并在型材表面涂一层蛋白质。
进一步:上述步骤(3)中,在挤压过程中通入高纯氧气使镁合金表面氧化,纯氧可以获得一层极薄的高纯氧化镁层,能够降低合金本体与设备的摩擦力,还可以防止镁合金进一步氧化。
进一步:上述步骤(3)中,通入氧气的方法为采用高压氧气脉冲式通入的方式,使高压氧气以超声冲击的形式与镁合金相接触,可以改善镁合金组织,减少挤压过程中棒材的拉应力,从而可以有效减少镁合金挤压棒材中孔洞和裂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65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