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膜分离法油气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7381.6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2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加权;孙学华;张雨红;张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拓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2 | 分类号: | B01D53/22;B01D53/02;C10G5/00;C10G5/06;C10G5/02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分离法 油气 回收 装置 方法 | ||
一种有机膜分离法油气回收装置,包括缓冲罐、气液分离器、换热器和储油罐,缓冲罐的进口与外部油气总管道连通,气液分离器的进口通过油气压缩机组与缓冲罐的出口连通,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出口与储油罐的进口连通,气液分离器的气相出口与换热器的热进口连通,换热器的热出口与储油罐的进口连通,换热器的冷进口和冷出口之间连通有冷却装置;在换热器的热腔室上还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上连通有用于对油气进行进一步回收的膜组件;膜组件的渗透侧出口通过第一真空泵与外部油气总管道连通,膜组件的排气口连通有吸附装置。该装置安全环保,通过膜组件的设置,能够取得减小油品的挥发损失的经济效益、蓝天碧水的环境效益和装卸过程的安全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有机膜分离法油气回收装置,还涉及上述有机膜分离法油气回收装置的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成品油(汽油、柴油、煤油等)或化工品中存在大量易挥发组分(称为油气),在储存、运输及装卸等多个环节中,产生的易挥发组分会挥发而外泄。某些场合下,油气外泄量较大,例如码头炼厂装卸平台或周转油库装车时,从槽车加油口挥发出的油气,根据气温及加油时流量的不同,油气浓度约在10%~45%。
挥发的油气主要含有乙烷、丙 烷、丁烷、戌烷、庚烷、辛烷、三苯类等有毒有害有机组分,这些可燃性有机气体弥散在空气中会造成大气污染,损害人类健康,并且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存在安全隐患,另据相关科研机构统计,挥发的油气损失约占成品油总量的1%,可见挥发的油气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可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安全可靠、能够在码头或周转库装卸环节中对挥发气体有机组分进行回收处理的有机膜分离法油气回收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上述有机膜分离法油气回收装置的回收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有机膜分离法油气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缓冲罐、气液分离器、换热器和储油罐,缓冲罐的进口与外部油气总管道连通,气液分离器的进口通过油气压缩机组与缓冲罐的出口连通,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出口与储油罐的进口连通,气液分离器的气相出口与换热器的热进口连通,换热器的热出口与储油罐的进口连通,换热器的冷进口和冷出口之间连通有冷却装置;在换热器的热腔室上还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上连通有用于对油气进行进一步回收的膜组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有机膜分离法油气回收装置,膜组件的渗透侧出口通过第一真空泵与外部油气总管道进口连通,膜组件的排放口连通有吸附装置,吸附装置的脱附排放口通过第二真空泵与外部油气管道连通,吸附装置的输出口连通有排气管道,排气管道与外部排气筒连通。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有机膜分离法油气回收装置,所述吸附装置设置有2个,2个吸附装置并联设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有机膜分离法油气回收装置,所述吸附装置为活性炭吸附罐。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有机膜分离法油气回收装置,在缓冲罐与外部油气总管道的连通处的外部油气管道上还连通有紧急排放管道,在紧急排放管道上安装有紧急控制阀。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有机膜分离法油气回收装置,所述油气压缩机组包括两个并联设置的油气压缩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有机膜分离法油气回收装置,所述储油罐上还设置有出油口,储油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缓冲罐的底部还设置有液化水气出口,出油口处连通有排油管道,排污口和液化水气出口处连通有排污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拓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市拓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73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胶囊
- 下一篇:一种静步态上楼梯的四足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