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震式挤出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7440.X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9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育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育秀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F16F15/023;F16M11/42;B29C48/25 |
代理公司: | 深圳龙图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1 | 代理人: | 姜书新 |
地址: | 5167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挤出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式挤出机,包括底座单元和挤出机单元,底座单元上方设有支撑台,底座单元上左右对称固定设有两块第一条形板以及左右滑动设有两块第二条形板,两块第一条形板的相对端面上均由前到后等距安装有多个气压罐组件,两块第二条形板上均由前到后等距设有多根支杆,两块第二条形板上的支杆一一对应呈交叉状铰接安装在一起,支撑台上方设有放置台,挤出机单元固定设于放置台上,该装置设有三道减震措施,能有效减小挤出机工作时的振动幅度以及噪音,确保挤出机能够平稳均匀地出料,有利于产品质量,同时能够使得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不受噪音威胁,健康环保,使用方便,非常具有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减震式挤出机。
背景技术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抗形变能力中等,介于纤维和橡胶之间,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其主要成分是树脂,而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100%,因此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由树脂的本性决定,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剂,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等,由于其良好的特性使得使得塑料在当今社会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
挤出机属于塑料机械的种类之一,其依靠螺杆旋转产生的压力及剪切力,能使得物料可以充分进行塑化以及均匀混合,通过口模成型,现有的挤出机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震动,而较大的震动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厚度及均匀性,从而影响成品质量,并且挤出机在震动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污染工作环境的同时对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也有一定威胁,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减震式挤出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式挤出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震式挤出机,包括底座单元和挤出机单元,底座单元上方设有支撑台,底座单元上左右对称固定设有两块第一条形板以及左右滑动设有两块第二条形板,两块第一条形板的相对端面上均由前到后等距安装有多个气压罐组件,气压罐组件远离第一条形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与之相近的第二条形板上,两块第二条形板上均由前到后等距设有多根支杆,两块第二条形板上的支杆一一对应呈交叉状铰接安装在一起,支杆远离第二条形板的一端均铰接安装于支撑台底部,支撑台上方设有放置台,挤出机单元固定设于放置台上。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底座单元底部对称设有多个滚轮,滚轮为自锁式滚轮,每个滚轮上均设有刹止组件。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底座单元包括下底板和上底板,下底板和上底板之间设有减震泡沫以及对称设有多根缓冲杆组件,减震泡沫内均匀嵌设有多个减震球,下底板和上底板上均设有用于卡住减震球的凹槽,缓冲杆组件包括第二竖杆和套筒,第二竖杆滑动插设于套筒内,套筒内腔底部与第二竖杆下端之间设有多跟第二减震弹簧,下底板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垫板。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气压罐组件包括充气筒和第三竖杆,第三竖杆滑动插设于充气筒上,第三竖杆位于充气筒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形块,圆形块侧壁上由上到下设有多道用于使圆形块与充气筒内腔底部之间呈密封状态的密封圈,第二条形板侧壁下部设有用于向第二条形板内充气的充气口,充气口上设有密封阀,所述充气筒、圆形块和第三竖杆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支撑台上对称设有多根第一竖杆,第一竖杆上端均固定连接于放置台底部,第一竖杆由两截管径大小不同的管材可自由伸缩套接而成,每根第一竖杆上均套设有第一减震弹簧。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挤出机单元包括挤出机壳体,挤出机壳体内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螺杆,气压罐组件顶设有进料口以及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杆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机构相连接,挤出机壳体远离进料口的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育秀,未经张育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74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