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生物培养液流动性脱硫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7708.X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1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缪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缪月华 |
主分类号: | C10L9/00 | 分类号: | C10L9/00;C10L5/04;B01F13/10;B01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周成金 |
地址: | 325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微生物 培养液 流动性 脱硫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脱硫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培养液流动性脱硫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两侧壁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磁板,活动板远离磁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滑槽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晃动板,晃动板远离滑槽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动鄂板,所述动鄂板远离晃动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电位杆,电位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检测罩,检测罩远离电位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导电块,导电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远离导电块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显示管。显示管发出光线,反之若显示管未发出光线,则表明脱硫工作完成,故从而达到了利用微生物培养液流动性产生电流检测脱硫工作进程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脱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微生物培养液流动性脱硫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保护环境节约不可再生能源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随着工业水平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再不断增加,大量燃煤的使用,导致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现有技术对于燃煤中处理工作时,再燃烧之前将其内部含有的二氧化硫物质去除掉,此技术成为燃煤预脱硫,现有的燃煤预脱硫方法共有三种:物理法、化学法、微生物法;其中微生物法具有脱硫效果好,符合能源循环再用的特点,故常被使用,虽现在的微生物法已较为成熟,但由于是利用微生物的特性氧化黄铁矿,现有的微生物培养设备不具备检测黄铁矿的功能,故导致无法精确的掌控反应的时间以及反映的进程,进而影响整个脱硫过程的效率和效果,因此一种利用微生物培养液流动性脱硫设备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利用微生物培养液流动性产生电流检测黄铁矿导电性、粉碎黄铁矿使两者充分混合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微生物培养液流动性脱硫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两侧壁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磁板,活动板远离磁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滑槽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晃动板,晃动板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弹簧杆,晃动板远离滑槽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动鄂板,所述动鄂板远离晃动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电位杆,电位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检测罩,检测罩远离电位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导电块,导电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远离导电块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显示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对称的伸缩杆伸出,由于没有黄铁矿具有导电性,若此时燃煤中含有黄铁矿则表面脱硫未结束,显示管发出光线,反之若显示管未发出光线,则表明脱硫工作完成,故从而达到了利用微生物培养液流动性产生电流检测脱硫工作进程的效果。
2.通过压缩弹簧的移动方向与动鄂板的移动方向刚好交错,故动鄂板持续振动将煤块粉碎,使其与微生物培养液充分混合,故从而达到了粉碎黄铁矿使两者充分混合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动鄂板的表面且位于电位杆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移动方向与动鄂板的移动方向刚好交错,故动鄂板持续振动将煤块粉碎,使其与微生物培养液充分混合,便于脱硫工作的进行。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弹簧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起到扶持稳固进料管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磁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稳压器,稳压器为微型稳压器,稳压器是使输出电压稳定的设备。稳压器由调压电路、控制电路、及伺服电机等组成。当输入电压或负载变化时,控制电路进行取样、比较、放大,然后驱动伺服电机转动,使调压器碳刷的位置改变,通过自动调整线圈匝数比,从而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其型号为SBW-F分调式电力稳压器。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通气槽,通气槽的宽度小于活动板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弹簧杆的数量是四个,且对称分布在壳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晃动板的内部为空心设计,且晃动板为电性通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缪月华,未经缪月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77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