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种植用水稻苗转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8869.0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8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贤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新世野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B62B5/06;B62B5/00;A01G3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龙图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1 | 代理人: | 姜书新 |
地址: | 3413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种植 转运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稻种植用水稻苗转运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下表面左右两侧设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下部转动连接转动杆,转动杆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车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四个拐角处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下部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上部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上端连接第一水槽的下表面,所述支撑柱的中部设有第一滑动座,第一滑动座的中部滑动连接第一放置槽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滑动座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上部固定连接第二水槽。本发明适用于一种水稻种植用水稻苗转运装置,通过在装置中设置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使得秧苗在运输的过程中,可以全程的浸泡在水中,保持水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稻种植用水稻苗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代表种为稻。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按留种方式分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还有其它分类,按是否无土栽培分为水田稻与浮水稻;按生存周期分为季节稻与“懒人稻”(越年再生稻);按高矮分为普通水稻与2米左右的巨型稻;按耐盐碱性分为普通淡水稻与“海水稻”。
然而睡到在育苗时,对于水分有着较高的要求,水分要求秧田对水分的需要,随秧苗生长而增多。出苗前只需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50%,就可满足发芽、出苗需要。三叶期以前也不需水层,土壤含水量为70%左右。三时期以后土壤水分不少于80%,低了就会影响水稻生长。
中国专利(公告号:CN110810069A)公开了一种水稻种植用水稻苗转运装置,包括承托板,承托板上固定有立柱,立柱的顶部设有顶板,顶板上安装有水箱,立柱上设有喷淋组件;承托板上转动设置有中心轴,中心轴的顶端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安装在顶板上,承托板的底部设有支撑中心轴的支撑组件,中心轴上设有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承托板的下侧还设有用于带动中心轴旋转的驱动组件。该水稻种植用水稻苗转运装置通过推杆、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可以推动该转运装置移动,移动时,可以带动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旋转,水从喷头喷出,使得水稻苗可以受到水的喷洒,避免转运路上水稻苗缺水,省时省力,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然而该装置仅仅只能在水稻的上部进行洒水的操作,这种方式并不能满足水稻秧苗的水份要求,因此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种植用水稻苗转运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稻种植用水稻苗转运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下表面左右两侧设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下部转动连接转动杆,转动杆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车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四个拐角处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下部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上部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上端连接第一水槽的下表面,所述支撑柱的中部设有第一滑动座,第一滑动座的中部滑动连接第一放置槽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滑动座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上部固定连接第二水槽,第二水槽的上表面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下端,第二支撑杆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二放置槽的下表面前后两侧,所述第二放置槽的前后两侧滑动连接第二滑动座的中部,第二滑动座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支撑柱的上部,所述第一放置槽的下表面前后两侧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杆的上端,第一支撑杆的下端转动连接第一水槽的上表面,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侧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中部滑动连接滑动杆,滑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的左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动座和第二滑动座的中部均设有滑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水槽的四个拐角处滑动连接支撑柱的上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水槽的四个拐角处滑动连接支撑柱的下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套设于支撑柱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新世野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新世野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88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自适应探测机器人
- 下一篇:真空绝热板芯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真空绝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