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收伞长度短的自动开收多折伞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9357.6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8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黄自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自力 |
主分类号: | A45B25/02 | 分类号: | A45B25/02;A45B19/10;A45B25/14;A45B25/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万商天勤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9 | 代理人: | 潘笑玲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度 自动 开收多折伞 | ||
一种收伞长度短的自动开收多折伞,其伞骨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连接的第一伞骨(41)、第二伞骨(42)和第三伞骨(43),铰接于第一伞骨(41)中部的次骨(44),两端分别与次骨(44)和第二伞骨(42)连接的连杆(45),两端分别与第一伞骨(41)和第三伞骨(43)连接的拉杆(46);第一伞骨(41)的外端部沿与第二伞骨(42)的连接点向外延伸,拉杆(46)位于第二伞骨(42)下方,该拉杆(46)内端与该第一伞骨(41)的连接点位于第一伞骨(41)与第二伞骨(42)连接点的外侧,该拉杆(46)外端与第三伞骨(43)的连接点位于第二伞骨(42)与第三伞骨(43)连接点的外侧。本发明的多折伞展开后开伞尺寸较大,而折叠后的长度较短,方便随身携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常使用的伞具,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开收多折伞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自动开收多折伞,通过按压伞把上的按钮就可以实现伸展中棒并打开伞骨的开伞动作或者折叠伞骨的收伞动作,因为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而广受欢迎。自动开收多折伞的伞骨通常做成3-5折,伞骨之间采用铆钉等部件活动连接在一起,常见的三折伞的一组径向伞骨单元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连接的第一伞骨91、第二伞骨92和第三伞骨93,外端铰接于第一伞骨91中部的次骨94,连接次骨94和第二伞骨92的连杆95,连接第一伞骨91和第三伞骨93的拉杆96。其中,第一伞骨91和次骨94的内端分别与伞的上巢和下巢连接,第一伞骨91的外端和连杆95的外端分别与第二伞骨92的内端连接,且拉杆96位于第二伞骨92上方,第二伞骨92和第三伞骨93的连接点位于拉杆96与第三伞骨93的连接点外侧。现有的这种多折伞骨在开伞时,其开伞尺寸如图1中虚线所示,第三伞骨92内端有一部分伞骨长度无法充分利用作为开伞时伞架单元的径向支撑长度,为了保证足够的开伞尺寸,各段伞骨的尺寸也比较长,收伞折叠后伞的长度仍然较长。
此外,为了防止压缩中棒过程中因不慎松手而发生中棒反弹伤人的事故,自动开收伞的伞把内通常还要安装有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通常包括:绕线轮、固定于该绕线轮转轴上的棘轮和发条、用于压缩中棒时卡制棘轮防止其反转的卡制件。另外中棒内腔设置有安全拉线,其顶部连结于中棒顶部或上巢的安全拉线、底部连结于上述绕线轮。在收伞压缩中棒时,在发条的作用下,绕线轮会正向转动将安全拉线卷绕起来,而此时如果棘轮要反转则会被卡制件卡住防止绕线轮反转而放出安全拉线,这样即使在压缩中棒过程中松手也能防止中棒反弹。
在上述安全装置的部件中,现有的绕线轮的绕线轴的直径沿其长度方向都是相同的,在绕线的过程中,安全拉线会集中绕在其与绕线轴正对的位置及附近,这样一来绕线轮处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才能保证其正常工作,此外,发条的尺寸也较大,同样需要较大的空间来容纳,因此现有的安全装置需要占用伞把内部较大的空间,由此也增加伞把的长度,进一步增加了伞具收伞折叠后的长度,使得伞具不方便放在包中随身携带,而如果要实现更短的折叠长度通常只能采用更多折数的伞骨,但这也增加了伞骨部件和装配所需的人工,造成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开收多折伞,在相同开伞尺寸下,其伞骨的折叠长度更短。此外,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伞把长度更短的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多折伞。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收伞长度短的自动开收多折伞,包括:由多节管件滑动套接而成的中棒、固定于中棒顶部的上巢、滑动套接于中棒的下巢、安装在中棒底部的伞把、与所述上巢和下巢连接的伞骨;所述伞骨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连接的第一伞骨、第二伞骨和第三伞骨,铰接于所述第一伞骨中部的次骨,两端分别与所述次骨和第二伞骨连接的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伞骨和第三伞骨连接的拉杆;
所述第一伞骨的外端部沿与第二伞骨的连接点向外延伸,所述拉杆位于第二伞骨下方,该拉杆内端与该第一伞骨的连接点位于第一伞骨与第二伞骨连接点的外侧,该拉杆外端与第三伞骨的连接点位于第二伞骨与第三伞骨连接点的外侧。
所述第一伞骨和次骨采用铝合金槽骨,所述第二伞骨采用玻璃纤维或工程塑胶材料,其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镂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自力,未经黄自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93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