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跨网络地理数据的云查询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9779.3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6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江川;储飞龙;高山;吴晓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今奥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7 | 分类号: | G06F16/9537;G06F16/29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网络 地理 数据 查询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跨网络地理数据的云查询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外网服务器单向推送的查询任务文件;基于所述查询任务文件对地理数据进行遍历分析,生成脱密的分析结果;将所述脱密的分析结果单向推送至外网服务器。本发明由外网服务器生成查询任务文件,并将查询任务单向推送至内网服务器,由内网服务器中基于海量的地理数据进行分析查询,获得脱密的分析结果,并将其单向推送至外网服务器,从而在为社会公众提供地理数据服务的同时,确保涉密数据不外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查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跨网络地理数据的云查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自然资源部构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但由于地理数据属于涉密数据,尤其是自然资源领域的矢量数据、坐标信息的安全性即为重要;基于数据安全性的考虑,上述涉密数据存储在涉密政务网络环境中,于涉密网络环境中共享,故现有建设只在涉密网络环境中建设使用,无法实现涉密数据应用共享于社会公众及企事业单位。
地理数据查询方法需要将待查询图斑与对应地理范围内所有图斑进行对比,社会公众和普通企业无法加入涉密网络环境共享涉密数据,而已公开的地理数据量少且不准确,仍无法为社会公众提供地理数据查询服务。
注,云查询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网络存储技术,云查询服务是一个综合性、应用性非常强的领域,需要将多时相、多类型的矢量数据和数据处理算法进行关联,然后通过WEB服务对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和在线计算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基于跨网络地理数据的云查询方法及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基于跨网络地理数据的云查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外网服务器单向推送的查询任务文件;
基于所述查询任务文件对地理数据进行遍历分析,生成脱密的分析结果;将所述脱密的分析结果单向推送至外网服务器。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解析所接收的查询任务文件,生成相应的分析任务,并将所述分析任务保存至缓存数据库中;
从所述缓存数据库调取分析任务,基于所述分析任务构建至少一个待查询图形;
分别根据各待查询图形对地理数据进行遍历分析,生成相应的子分析结果。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从地理数据中提取与所述待查询图形相对应的图层,获得待分析图层;
将所述待查询图形与各待分析图层进行空间叠加,生成子分析结果。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所述子分析结果包括属性分析数据和相应的截图数据,属性分析数据包括统计属性表格和/或统计属性图片。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外网服务器生成查询任务文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外网客户端发送的查询请求;
基于查询请求进行权限判断,当判定具有查询权限时,基于所述查询请求生成查询任务文件;
单向推送所述查询任务文件。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所述查询请求包括用户信息和查询内容。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基于用户信息提取指定时间段内的查询次数,并提取预先配置的查询限制条件;
根据查询内容、查询次数和查询限制条件进行权限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今奥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今奥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97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语义匹配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变位的铸铁件滚动上漆装置及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