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反粘的粘结剂、抗反粘的热熔胶膜和FFC线材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9951.5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5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叶海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35 | 分类号: | C09J7/35;C09J7/50;C09J7/25;C09J167/00;C09J11/04;C09J11/06;H01B7/29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罗凯欣;单蕴倩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反粘 粘结 胶膜 ffc 线材 | ||
一种抗反粘的粘结剂、抗反粘的热熔胶膜和FFC线材,粘结剂包括:饱和聚酯树脂A、饱和聚酯树脂B、饱和聚酯树脂C、阻燃剂、固化剂和填充剂;饱和聚酯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0~25℃;饱和聚酯树脂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60℃;饱和聚酯树脂C是结晶型的饱和聚酯,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5~‑20℃;热熔胶膜,包括:绝缘层、预涂层和粘结剂层;FFC线材,其将热熔胶膜压合于导体的表面;本粘结剂制得的热熔胶膜能适应60度环境,7天后不会反粘,消除高温对热熔胶膜的影响;热熔胶膜配合导体形成FFC线后亦能达到耐长期耐高温的效果,在115℃环境至少放置85h。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熔胶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反粘的粘结剂和抗反粘的热熔胶膜。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热熔胶膜在制备为方便储存,常需要收卷起来,而在收卷的过程中,热熔胶膜中的粘结剂层会接触到绝缘层;现有技术中的热熔胶膜需要在阴凉及避光的环境下储存,需要避免在常年高温环境;因为热熔胶膜暴露于阳光或热气,会导致热熔胶膜内的粘结剂层加热,与绝缘层粘附于一体,且由于收卷状态下散热不足,更加剧了反粘现象,不利于加工状态下的放卷。现有技术的热熔胶膜,其在非反粘的温度范围窄,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反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抗反粘的粘结剂,其使用了饱和聚酯树脂A、饱和聚酯树脂B和饱和聚酯树脂C,通过配合三者的玻璃化温度,及选择饱和聚酯树脂C为结晶型的饱和聚酯,按本配方的体系制得。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抗反粘的热熔胶膜,其包括:绝缘层、预涂层和粘结剂层;粘结剂层为上述的粘结剂制成。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FFC线材,其将热熔胶膜压合于导体的外表面。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反粘的粘结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35~40%的饱和聚酯树脂A、10~15%的饱和聚酯树脂B、1~5%的饱和聚酯树脂C、35~45%的阻燃剂、1%以内的固化剂和余量的填充剂;
所述饱和聚酯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0~25℃;
所述饱和聚酯树脂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60℃;
所述饱和聚酯树脂C是结晶型的饱和聚酯,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5~-20℃。
优选地,所述阻燃剂包括:溴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金属氢氧化合物类阻燃剂、金属氧化物阻燃剂和金属硼化物阻燃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固化剂为芳香族异氰酸酯、脂肪族异氰酸酯、室温反应型异氰酸酯和封闭型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室温反应型异氰酸酯包括:二异氰酸酯的二聚体或其多聚体、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二聚体或其多聚体、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二聚体或其多聚体、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二聚体或其多聚体、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的二聚体或其多聚体和上述异氰酸酯的加成物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
优选地,所述填充剂包括:气相二氧化硅、钛白粉和滑石粉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抗反粘的热熔胶膜,包括:绝缘层、预涂层和粘结剂层;
所述绝缘层、预涂层和粘结剂层由上至下依次贴合;所述粘结剂层为上述的粘结剂制成。
优选地,所述预涂层由至少偶联剂和异氰酸酯混合制备;所述偶联剂和异氰酸酯之间的含量比为1:(20~100)。
优选地,所述绝缘层为PET绝缘层。
优选地,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12~50μm;所述预涂层的厚度为1~3μm;所述粘结剂层的厚度为20~50μm。
一种FFC线材,使用上述制得的热熔胶膜压合于导体的外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99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电机组故障预警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动力系统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