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网输配电线路用针式复合绝缘子帽型连接头的尼龙材料及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1040.6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1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民;袁奔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唯实输配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77/02;C08L51/04;C08L87/00;C08K13/04;C08K7/14;H01B19/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网 配电 线路 用针式 复合 绝缘子 帽型连 接头 尼龙 材料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网输配电线路用针式复合绝缘子帽型连接头的尼龙材料及成型方法,组份的质量百分比为:1.尼龙树脂62%~66%、玻璃纤维28%~33%、增韧剂3%~6%、主抗氧剂0.2%~0.5%、辅助抗氧剂0.2%~0.5%、紫外吸收剂0.2%~0.5%、光稳定剂0.2%~0.5%、耐磨助剂1%~3%;所述尼龙树脂的粘度为3.2±0.01;所述增韧剂的接枝率为0.8‑1.2%;所述尼龙树脂采用PA66聚己二酰己二胺、PA6聚酰胺6或两者的混合。本发明经过聚合加工后,其材料性能优异复合产品使用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耐环境老化、耐高低环境温度和材料的耐磨性优异,符合产品是安全使用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针式复合绝缘子帽型连接头,涉及一种用于电网输配电线路用针式复合绝缘子帽型连接头的尼龙材料及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电网输配电线路用针式复合绝缘子其作用是用于导线与杆塔间的绝缘连接,其组成是由下钢脚金具与杆塔横担连接,上钢帽与导线连接,两金具之间机械压接连接的绝缘芯棒和硫化硅橡胶作为主要绝缘作用。目前行业内使用钢脚金具为锻钢工艺金具热镀锌防腐处理,钢帽金具为铸钢工艺金具热镀锌防腐处理,钢帽金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一些能改进的弊端问题;如导线与钢帽之间存在磨檫现象磨损导线;钢帽铸造过程中有一定比例存在气孔现象影响电场分布;金具铸造工艺复杂能耗大;产品重量。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电网输配电线路用针式复合绝缘子帽型连接头的尼龙材料及成型方法
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网输配电线路用针式复合绝缘子帽型连接头的尼龙材料,其特征在于组份的质量百分比为:尼龙树脂62%~66%、玻璃纤维28%~33%、增韧剂3%~6%、主抗氧剂0.2%~0.5%、辅助抗氧剂0.2%~0.5%、紫外吸收剂0.2%~0.5%、光稳定剂0.2%~0.5%、耐磨助剂1%~3%;所述尼龙树脂的粘度为3.2±0.01;所述增韧剂的接枝率为0.8-1.2%;所述尼龙树脂采用PA66聚己二酰己二胺、PA6聚酰胺6或两者的混合。
所述PA66与PA6混合的质量比为:71%的PA66和29%的PA6。
所述增韧剂选择MAH接枝EPDM或POE接枝EPDM。
所述主抗氧剂选择高分子量的受阻酚类抗氧剂。
所述辅助抗氧剂选择亚磷酸酯类物质。
所述紫外吸收剂选择苯并三唑类物质。
所述光稳定剂选择受阻胺类。
所述耐磨助剂选择碳化二亚胺类有机物质。
一种采用所述用于电网输配电线针式绝缘子帽型连接头的尼龙材料制备电网输配电线针式绝缘子帽型连接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尼龙树脂,加白油搅拌10min-12min-钟,再将所有组份粒料按照配比混合加入高速混合机搅拌15min-18min,得到预混料;
步骤2:将预混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主喂料料斗,挤出造粒;挤出温度:喂料段220-240℃,剪切塑化段240-260℃,机头250-280℃;
步骤3:将造粒好的粒子在鼓风干燥箱内于130℃干燥4h-5h;
步骤4:注塑机料筒各阶段区域温度设置为:自机头开始290℃/275℃/270℃/265℃/230℃;各区域温度实际测量值公差为±5℃。
注塑前将预埋件放入模具当中;
步骤5:产品成型出模后对料头及毛边进行修整。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唯实输配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唯实输配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10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热垫的组网方法及地热垫
- 下一篇:煤炭高效催化气化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