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NOx排放变截面循环流化床分级燃烧锅炉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1496.2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6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银河;张彦迪;杨欢;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C10/08 | 分类号: | F23C10/08;F23C10/18;F23C10/2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ox 排放 截面 循环 流化床 分级 燃烧 锅炉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NOx排放变截面循环流化床分级燃烧锅炉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变截面积炉膛、流化床活化室和CO催化装置;变截面积炉膛上部烟气出口连接绝热旋风分离器,绝热旋风分离器下部返料机构与富燃料燃烧室之间增设流化床活化室,上部烟气排出后进入竖直烟道,与对流换热面换热之后进入补风燃烧室;补风燃烧室的下游布置CO催化氧化装置。本发明提出的变截面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可实现煤的分级高效燃烧,同时降低了NOx原始排放,减轻大气污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尾部受热面的积灰结渣问题;对反料进行入炉前的活化,提高碳转化率;取消了SCR脱硝装置,节约了建设成本,同时避免了氨逃逸造成的催化剂失活、空预器堵塞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锅炉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NOx排放变截面循环流化床分级燃烧锅炉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具有低温燃烧、燃尽条件优良、燃料适应性广等优点,与煤粉炉相比具有天然的低NOx排放优势。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要求不断提升,对燃煤机组严苛的超低排放标准使得CFB锅炉的环保优势不再显著,不得不采用多种低NOx燃烧措施乃至增设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或者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处理设备。而增设SNCR设备或SCR设备,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烟气中的SO2向SO3转化,与烟气中逃逸的氨形成硫酸氢铵(ABS),造成催化剂的失活以及空气预热器的堵塞腐蚀等问题。目前针对CFB锅炉低NOx燃烧改造多采用以下方法:提高二次风喷口,降低密相区氧气含量;提高分离器效率;采用烟气再循环技术等。超低NOx排放和低NOx燃烧技术改造的工程实践表明,炉膛采用低过量空气系数可以降低原始NOx排放,但是容易造成燃烧效率的降低和CO的排放,甚至造成后续设备中二次燃烧的安全问题。
一般认为CFB锅炉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国外燃烧褐煤等反应活性较高的煤种实践表明,循环流化床飞灰含碳量较低。然而我国绝大多数循环流化床锅炉多燃用贫煤、煤矸石等劣质燃料,飞灰含碳量显著高于期望值,一些锅炉飞灰含碳量甚至高达30%。飞灰含碳量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CFB锅炉继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为了降低CFB锅炉飞灰含碳量,多采用以下方法:提高二次风穿透力,加强气固混合;除尘器处飞灰返回炉膛再循环;飞灰水活化团聚再燃等。现有的降低飞灰含碳量技术都以在原来的锅炉中尽量降低飞灰含碳量为着眼点,受到尾部受热面磨损、能耗等的限制,以及飞灰颗粒失活的影响,即使经这类技术处理的飞灰,其含碳量还有较大的降低空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低NOx排放变截面循环流化床分级燃烧锅炉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低NOx原始排放低残碳含量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通过炉膛结构创新设计,采用变截面积炉膛,在其下部形成富燃料贫氧燃烧氛围,降低NOx原始排放,增加大颗粒的内循环次数,提高碳转化率。在返料系统上加装流化床活化室,对绝热旋风分离器分离出的低活性碳组分进行入炉前的活化过程,可进一步降低飞灰含碳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低NOx排放变截面循环流化床分级燃烧锅炉系统,包括变截面积炉膛、流化床活化室、返料机构、绝热旋风分离器和CO催化氧化装置;其中,
变截面积炉膛包含自下而上连通的富燃料燃烧室和快速流化燃烧室,富燃料燃烧室的下部布置有布风板,底部设置有一次风入口、循环烟气入口和排渣管;富燃料燃烧室的上端截面积变小,且截面积变小处设置有燃料/脱硫剂入口,富燃料燃烧室顶部的烟气出口连通快速流化燃烧室;富燃料燃烧室的下部侧壁上设有返料口,并与流化床活化室相连;
快速流化燃烧室设置有烟气入口、烟气出口和若干二次风入口,快速流化燃烧室的烟气入口与富燃料燃烧室的烟气出口相连通;快速流化燃烧室的上部经水平烟道与绝热旋风分离器相连接;
绝热旋风分离器经立管连通至返料机构;返料机构的物料出口与流化床活化室的物料入口相连,流化床活化室与富燃料燃烧室相连通;流化床活化室下部布置有若干活化剂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14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孕妇装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切除超标短路电流的继电保护相继动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