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路桥过渡段设计形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1752.8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8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曹礼聪;杨长卫;张建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1/00 | 分类号: | E01C11/00;E01C3/00;E02D5/2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恒知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4 | 代理人: | 何健雄;廖祥文 |
地址: | 610036***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过渡 设计 形式 方法 | ||
1.一种新型的路桥过渡段设计形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加固桩(1)和腔体框架(2),地基加固桩(1)纵横向间隔成排设置在过渡段天然地基土(A)中形成复合地基,腔体框架(2)设置在复合地基之上;柔性封闭袋(3),放置在腔体框架(2)中,连接管(4)穿过腔体框架(2),一端与柔性封闭袋(3)连接,另一端伸出腔体框架(2)外;保护填筑体(5)和表层结构(6),保护填筑体(5)分层填筑在腔体框架(2)两侧外,表层结构(6)填筑在腔体框架(2)顶部之上;
该设计方法步骤包括:
①在过渡段天然地基土(A)中施工地基加固桩(1)形成复合地基;
②整平复合地基场地,施工腔体框架(1)的底部及两侧壁;
③在腔体框架(2)中放入柔性封闭袋(3),连接管(4)与柔性封闭袋(3)密封连接;
④施工腔体框架(2)顶部,连接管(4)外端伸出腔体框架(2)之外;
⑤通过连接管(4)向腔体框架(2)内的柔性封闭袋(3)中注入高压气体,加气完成后封闭连接管(4);
⑥分层填筑腔体框架(2)两侧的保护填筑体(5);
⑦填筑腔体框架(2)顶部之上的表层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路桥过渡段设计形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腔体框架(2)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截面厚度不小于0.3m,其纵向设置宽度为5-8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路桥过渡段设计形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封闭袋(3)由柔性材料制作,充气后的体积不小于腔体框架(2)空腔体积的1.2倍,其形状采用立方体或者球状体,立体面与腔体框架(2)匹配并对应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路桥过渡段设计形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填筑体(5)采用路堤本体部位要求类型的填料进行填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路桥过渡段设计形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层结构(6)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路桥过渡段设计形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⑤中,注入柔性封闭袋(3)内的高压气体压力略大于上部表层结构(6)自重和列车荷载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17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