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炉新型热循环通道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1885.5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3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宋海涛;刘智奇;秦延山;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诚达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新型 循环 通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新型热循环通道,包括锅炉本体及其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管壳以及位于管壳内部的通道,所述通道包括主通道和至少一组子通道,所述主通道和子通道平行分布,子通道位于所述主通道边缘且两者之间相互连通;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子通道改变现有技术中管壳的圆形截面,从而增加了管壳的换热表面积,提高了换热管的换热效率,从而可以减少锅炉内部的换热管用量,降低锅炉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新型热循环通道。
背景技术
目前的锅炉结构中,一般都是在炉腔内通过燃烧器产生热量,然后通过若干换热管再将这些热量传递至热水中,在这个换热过程中,换热管的换热效率尤为重要,为了保障换热效率,一般通过增加的换热管数量实现,这样在就会影响锅炉的设计尺寸,相对的锅炉造价也会增加,市场竞争力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新型热循环通道,通过提高单一换热管的换热效率,降低锅炉换热管数量,降低锅炉生产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锅炉新型热循环通道,包括锅炉本体及其换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管包括管壳以及位于管壳内部的通道,所述通道包括主通道和至少一组子通道,所述主通道和子通道平行分布,子通道位于所述主通道边缘且两者之间相互连通。
所述主通道和子通道的侧壁截面均为圆弧形结构。
所述子通道设有两组及两组以上的,子通道以主通道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
所述子通道设有两组及两组以上的,相邻的所述子通道之间设有一凹槽部,所述管壳于凹槽部的侧壁厚度为其整体厚度的1.5-2.5倍。
所述管壳的外侧侧壁上还设有与其一体结构的导热筋。
所述导热筋位于凹槽部内部。
所述导热筋水平分布或竖向分布或外端朝上倾斜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子通道改变现有技术中管壳的圆形截面,从而增加了管壳的换热表面积,提高了换热管的换热效率,从而可以减少锅炉内部的换热管用量,降低锅炉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换热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管壳、101主通道、102子通道、103加厚部、200凹槽部、300导热筋、400锅炉本体、401水腔室、402燃烧室、403排烟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根据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锅炉新型热循环通道,包括锅炉本体400及其换热管,锅炉本体400内部主要包括排烟室403、燃烧室402和环绕在燃烧室402外侧的水腔室401,换热管整体位于水腔室401内部,换热管两端分别与所述排烟室403、燃烧室402连通,使用过程中燃烧室402内的烟气通过换热管进入排烟室403,从而离开锅炉本体400,此过程中水腔室401内部的水吸收烟气中的热量实现加热效果。
其中,所述换热管包括管壳100以及位于管壳100内部的通道,所述通道包括主通道101和两组子通道102,所述主通道101和子通道102主体截面均为圆形,且主通道101和子通道102平行分布,子通道102位于所述主通道101边缘上部且两者之间相互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诚达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诚达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18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零件除锈装置
- 下一篇:螺母及具有该螺母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