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基于联合服务和用户组的网络业务处理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2322.8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0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J·P·斯科特;S·C·沙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音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50 | 分类号: | H04W4/50;H04W12/00;H04W88/18;H04L12/46;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袁策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基于 联合 服务 用户组 网络 业务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用于基于联合服务和用户组的网络业务处理的系统和方法,并公开一种系统,其包括:第一MODEM,其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射频(RF)信号生成第一数据分组(包括与第一服务、第一用户组或两者相关联的第一虚拟路由和转发(VRF)实例标识符);以及第二MODEM,其被配置为基于第二RF信号生成第二数据分组(包括与第二服务、第二用户组或两者相关联的第二VRF实例标识符)。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其被配置为接收第一数据分组,经由网络将第一分组(包括第一报头,该第一报头包括与第一VRF实例相关联的第一指示符)传输到第一设备,接收第二数据分组,并且经由网络将第二分组(包括第二报头,该第二报头包括与第二VRF实例相关联的第二指示符)传输到第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涉及基于联合服务和用户组处理网络业务。
背景技术
蜂窝网络提供商(也被称为1级移动网络运营商(MNO))能够使用蜂窝系统以经由无线设备(诸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将电话、数据和其它服务提供到订户。蜂窝网络提供商具有指定的频谱(例如,频率范围),从所述频谱中得出用于将蜂窝服务提供到订户的网络带宽(以赫兹(Hz)为单位)和容量(以每秒比特(bps)为单位)。该带宽和容量可以大于提供蜂窝网络提供商所提供的服务所需的带宽和容量。为了增加收入,蜂窝网络提供商可以将带宽、容量和服务的一部分出售给2级运营商(也被称为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MVNO)或虚拟网络运营商(VNO))。在该模型中,1级运营商被称为增值经销商(VAR),其可以转售带宽、容量和服务,否则这些带宽、容量和服务将被“搁浅”(即,不用于给VAR提供收入)。然后,蜂窝系统用于向2级运营商的订户提供对指定蜂窝服务或网络服务的访问。尽管蜂窝系统能够为不同的2级运营商处理业务,但在某些系统中,与第一2级运营商和第一服务相关联的业务并未和与第二2级运营商和第二服务相关联的业务隔离,这可能会对2级运营商造成潜在的安全风险(例如,与特定的2级运营商或特定服务相关联的业务被与不同的2级运营商或不同的服务相关联的设备处理或被提供到该设备的风险)。
发明内容
在特定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基于服务和用户组进行通信的系统包括对应于多个MODEM池的多个MODEM。多个MODEM包括对应于第一MODEM池的第一MODEM以及对应于第二MODEM池的第二MODEM。第一MODEM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射频(RF)信号生成第一数据分组。第一数据分组包括第一数据以及第一虚拟路由和转发(VRF)实例标识符。第二MODEM被配置为基于第二RF信号生成第二数据分组。第二数据分组包括第二数据以及第二VRF实例标识符。系统还包括与多个MODEM通信的网络设备。网络设备被配置为接收第一数据分组并且经由网络将第一分组传输到第一设备。第一分组包括第一数据以及包括第一指示符的第一报头。第一指示符与对应于第一VRF实例标识符的第一VRF实例相关联。第一VRF实例标识符与第一服务、第一用户组或两者相关联。网络设备被进一步配置为接收第二数据分组并且经由网络将第二分组传输到第二设备。第二分组包括第二数据以及包括第二指示符的第二报头。第二指示符与对应于第二VRF实例标识符的第二VRF实例相关联。第二VRF实例标识符与第二服务、第二用户组或两者相关联。
在另一个特定实施方式中,一种卫星包括有效载荷,该有效载荷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卫星包括被配置为存储信道映射数据的存储器,该信道映射数据指示至少一个射频(RF)信道到不同的RF信道的映射。卫星进一步包括处理器,其被配置为基于信道映射数据、与第一设备相关联的第一服务以及与第一设备相关联的第一用户组来发起第二RF信号从一个或多个天线到第一设备(例如,订户设备)的传输。第二RF信号基于在一个或多个天线处从射频装备(RFE)接收的第一RF信号。第一RF信号对应于第一RF信道,并且第二RF信号对应于与第一RF信道不同的第二RF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音公司,未经波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23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