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细结构的抛光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92333.6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6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郭江;张鹏飞;朱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31/00 | 分类号: | B24B31/00;B24B31/12;B24B31/14;B24B41/06;B24B1/04;C09G1/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晓亮;潘迅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细 结构 抛光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微细结构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抛光系统、抛光液循环装置、振动装置;所述抛光系统与抛光液循环装置连接,抛光系统内设有用于产生剪切增稠与化学复合效应的抛光液,抛光液从抛光系统侧面流出通过管路进入抛光液循环装置,经抛光液循环装置后从抛光系统另一侧面顶部进入抛光系统,完成整个抛光液循环过程;所述述抛光系统内设有旋转装置、搅拌装置,带动抛光液以一定转速旋转,并使其均匀分散;工件与振动装置连接,并浸入抛光液内,通过工件振动与抛光液旋转耦合的方式使抛光液发生剪切增稠现象,完成工件表面的振动抛光;
所述的装置包括抛光系统、抛光液循环装置、振动装置和角度调节装置;
所述抛光系统包括抛光液(8)、旋转装置和搅拌装置(15);所述抛光液(8)置于抛光池内;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台(9)和步进电机(14),旋转台(9)置于抛光池底部,由步进电机(14)驱动旋转,带动抛光液(8)旋转;所述搅拌装置(15)置入抛光池内,用于使抛光液(8)均匀分散;所述抛光系统与抛光液循环装置相连接,抛光液(8)从抛光池底部侧面流出通过循环管路(10)进入抛光液循环装置;
所述抛光液循环装置位于抛光系统下方,包括循环管路(10)及通过循环管路(10)依次连通的过滤装置(11)、柱塞泵(12)和温度调节装置(13);所述循环管路(10)两端分别与抛光池两侧面的顶端与底部连接,用于抛光液(8)的循环流动;所述抛光液(8)从抛光池一侧面底部流出进入抛光液循环装置后首先流入过滤装置(11),过滤装置(11)内设有大颗粒滤网和自动排料口,能够过滤掉抛光过程中产生的大颗粒磨屑和大粒子簇(25);所述柱塞泵(12)一侧与过滤装置(11)连接,另一侧通过温度调节装置(13)后与抛光池另一侧面顶部连通,抛光液(8)从顶部进入抛光池,完成整个抛光液循环过程,其中柱塞泵(12)为抛光液(8)循环流动提供动力;所述温度调节装置(13)包括温度传感器与温度调节器,用于保证整个循环系统中的抛光液(8)温度恒定,保证抛光条件的一致性;
所述振动装置位于抛光系统上方,包括振动控制器(1)、起振器(2)和活塞杆(3),振动装置底部与角度调节装置相连;所述振动控制器(1)与起振器(2)连接,用于调节振幅和频率,确保抛光液(8)发生剪切增稠效应,起振器(2)位于抛光池正上方,是振动装置的动力源,所述起振器(2)底部连接活塞杆(3);
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U型块(4)、棘轮机构(5)和工件夹具(6);所述U型块(4)水平端中部与活塞杆(3)底部相连,U型块(4)垂直端深入抛光液(8)内,底部通过棘轮机构(5)与工件夹具(6)相连;所述棘轮机构(5)可实现与竖直方向0-90°的角度调整;所述工件夹具(6)与微细结构工件(7)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细结构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机构(5)单次角度可调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23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杂结构的抛光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园区智能管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