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污水管道破损堵塞的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2559.6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6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辜正江;陈坤;张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3/06;E03F5/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地址: | 20008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污水 管道 破损 堵塞 结构 方法 | ||
1.一种修复污水管道破损堵塞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损坏堵塞污水管道上游的正常污水管道接通的污水提升井,污水提升井设于地面以下,污水提升井的底部设有用于检测污水水位的液位计(11)以及用于抽取污水的潜水排污泵(12),潜水排污泵(12)的输出端与水管的一端连接,水管的另一端与损坏堵塞污水管道下游的污水井接通,地面上设有用于接收液位计(11)反馈污水水位信息以及启停潜水排污泵(12)的控制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污水管道破损堵塞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提升井的下面设有碎石垫层(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修复污水管道破损堵塞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提升井包括预制混凝土底板(2)、预制混凝土中板(21)、预制混凝土顶板(22)、混凝土下井(3)、砖砌上井(4)、顶部井口(5),预制混凝土底板(2)固定在碎石垫层(1)上,混凝土下井(3)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预制混凝土中板(21)与预制混凝土底板(2),砖砌上井(4)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预制混凝土顶板(22)与预制混凝土中板(21),预制混凝土顶板(22)的上端连接顶部井口(5);
混凝土下井(3)上留有污水管道预留孔,砖砌上井(4)上留有水管预留孔,预制混凝土中板(21)上设有可供检修人员通过的第二人孔、可供水管以及控制柜的控制电缆(91)穿过的第二管道孔,预制混凝土顶板(22)上设有可供检修人员通过的第一人孔,顶部井口(5)设于第一人孔的正上方;液位计(11)和潜水排污泵(12)均设于混凝土下井(3)内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修复污水管道破损堵塞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顶板(22)上还设有通气管(7)和可供控制柜的控制电缆(91)穿过的穿线管(10),通气管(7)的上端位于地面上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修复污水管道破损堵塞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提升井的内壁上设有可供检修人员攀爬的踏步(16);预制混凝土顶板(22)的底部设有滑动吊梁(15),滑动吊梁(15)上挂有可以移动的检修葫芦(14);当潜水排污泵(12)出现故障时,检修葫芦(14)的挂钩通过第二人孔将需要检修的潜水排污泵(12)吊至第一区域进行检修维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修复污水管道破损堵塞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吊梁(15)中心与混凝土预制中板(21)的第二人孔中心对齐;滑动吊梁(15)的长度小于污水提升井的内径。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修复污水管道破损堵塞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人孔与第二人孔不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污水管道破损堵塞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管的一端分为两路,每一路分别连接一个潜水排污泵(12),每一路潜水排污泵(12)与水管之间的管道上均设有一个止回阀(121)和一个阀门(12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污水管道破损堵塞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管道的底标高以下与污水提升井的井底之间设有间距。
10.一种修复污水管道破损堵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修复污水管道破损堵塞的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将污水提升井设置在损坏堵塞污水管道的上游,与正常污水管道的出水端接通,使得污水进入污水提升井内,污水的水位由污水提升井内的液位计(11)反馈到控制柜,当污水提升井内的污水达到指定高度时,通过控制柜启动污水提升井底部的潜水排污泵(12),将污水通过水管通至损坏堵塞污水管道下游的污水井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255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涂粉末自动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以灵芝为主料的四季茶饮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