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2609.0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5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薄华平;薄永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尔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04 | 分类号: | C22F1/04;C23C26/00;C09D123/26;C09D105/00;C09D167/02;C09D139/06;C09D5/08;C09D5/14;C09D7/61;C09D7/63;C09D7/65 |
代理公司: | 苏州曼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6 | 代理人: | 宋俊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制备 方法 | ||
1.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熔制原料:将铝合金原材料熔铸成液态合金,再冷却形成铸锭;
2)挤压成型:对铸锭进行挤压,形成铝合金型材;
3)淬火:对铝合金型材进行淬火处理;
4)时效处理:对淬火处理后的铝合金型材进行时效处理;
5)浸渍处理:将时效处理后的铝合金型材浸渍防护液;
6)烘干:烘干浸渍处理后的铝合金型材,在铝合金型材的表面形成防护膜;
按重量份计,所述防护膜由以下组分组成:9.5~15.2份环己六醇六磷酸脂,1.3~2.6份四甲基溴化铵,2.5~3.4份黄原胶,4.6~5.1份氢化聚异丁烯,5.1~6.3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7~1.2份乙酰丙酮钛,2.1~2.9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5~2.2份油酸三乙醇胺皂,3.1~4.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7~2.4份丁酸二甲基苄基原酯,2.5~4.1份碳酰二胺,0.8~1.5份聚(3,4-二氧乙基噻吩),2.2~2.9份叔丁基对苯二酚,0.4~0.9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0.7份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磺化铵,1.3~1.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7~2.3份三聚磷酸钠,1.7~2.6份硫代二丙酸双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防护膜由以下组分组成:9.5份环己六醇六磷酸脂,1.3份四甲基溴化铵,2.5份黄原胶,4.6份氢化聚异丁烯,5.1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7份乙酰丙酮钛,2.1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5份油酸三乙醇胺皂,3.1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7份丁酸二甲基苄基原酯,2.5份碳酰二胺,0.8份聚(3,4-二氧乙基噻吩),2.2份叔丁基对苯二酚,0.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份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磺化铵,1.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7份三聚磷酸钠,1.7份硫代二丙酸双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防护膜由以下组分组成:12.7份环己六醇六磷酸脂,1.9份四甲基溴化铵,2.8份黄原胶,4.9份氢化聚异丁烯,5.7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9份乙酰丙酮钛,2.5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7份油酸三乙醇胺皂,3.6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1份丁酸二甲基苄基原酯,3.5份碳酰二胺,1.1份聚(3,4-二氧乙基噻吩),2.4份叔丁基对苯二酚,0.7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6份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磺化铵,1.6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9份三聚磷酸钠,2.2份硫代二丙酸双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防护膜由以下组分组成:15.2份环己六醇六磷酸脂,2.6份四甲基溴化铵,3.4份黄原胶,5.1份氢化聚异丁烯,6.3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2份乙酰丙酮钛,2.9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2.2份油酸三乙醇胺皂,4.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4份丁酸二甲基苄基原酯,4.1份碳酰二胺,1.5份聚(3,4-二氧乙基噻吩),2.9份叔丁基对苯二酚,0.9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7份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磺化铵,1.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3份三聚磷酸钠,2.6份硫代二丙酸双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尔铝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尔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26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