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2836.3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0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烯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24;H01B5/14;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黄志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透明 导电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碳纳米管分散在含有分散剂的溶剂中,制备碳纳米管分散液;
将所述碳纳米管分散液进行离心处理,取上清液;
在所述上清液中添加成膜助剂并混合处理,得到碳纳米管溶液,其中,所述成膜助剂选自透明且具有导电性的成膜助剂;
将所述碳纳米管溶液沉积在基板上,干燥后清洗处理,制备得到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选自长度为50~400μm的碳纳米管;或
所述碳纳米管的长度为50~400μm;且所述碳纳米管分散液中,所述碳纳米管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助剂选自透明聚合物树脂,且所述透明聚合物树脂中同时含有亲水段和疏水段;或
所述成膜助剂选自同时含有亲水段和疏水段的透明聚合物树脂;且所述碳纳米管溶液中,所述成膜助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助剂选自聚硅氧烷树脂、氟树脂、丙烯酸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醚砜、聚芳酯、聚碳酸酯树脂、聚氨酯、聚丙烯腈、聚乙烯醇缩醛、聚酰胺、聚酰亚胺、双丙烯酸酯树脂、纤维素树脂、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氯化聚乙烯、氯化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溶液中,所述成膜助剂与所述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2: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为经酸化处理的碳纳米管;和/或
将碳纳米管分散在含有分散剂的溶剂中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进行超声分散,得到所述碳纳米管分散液;和/或
所述碳纳米管分散液中,所述分散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1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处理的转速为8000~16000r/min,离心时间为60~120min,离心次数为1~2次;和/或
所述混合处理采用低速搅拌的方式,且所述低速搅拌的转速为600-1000r/min;和/或
所述清洗处理的方法为:依次采用强酸和水,对得到的薄膜进行清洗。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含有分散剂的水中添加经酸化处理的碳纳米管,超声分散,制备碳纳米管分散液;
将所述碳纳米管分散液进行离心处理,取上清液;在转速为600-1000r/min的搅拌条件下,在所述上清液中添加成膜助剂,得到碳纳米管溶液;
将所述碳纳米管溶液沉积在基板上,干燥后,依次采用强酸和水对得到的薄膜进行清洗,去除所述分散剂,再次干燥后,得到所述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
9.一种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纳米管和成膜助剂,其中,所述成膜助剂选自透明聚合物树脂,且所述透明聚合物树脂中同时含有亲水段和疏水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选自长度为50~400μm的碳纳米管;和/或
所述碳纳米管中,至少部分所述碳纳米管中含有含氧官能团;和/或
所述成膜助剂与所述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2:1;和/或
所述成膜助剂选自聚硅氧烷树脂、氟树脂、丙烯酸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醚砜、聚芳酯、聚碳酸酯树脂、聚氨酯、聚丙烯腈、聚乙烯醇缩醛、聚酰胺、聚酰亚胺、双丙烯酸酯树脂、纤维素树脂、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氯化聚乙烯、氯化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烯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烯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28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梁式桥梁倾覆的装置
- 下一篇: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前端模块及通信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