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前端模块及通信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2838.2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1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白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3/189 | 分类号: | H03F3/189;H03F3/20;H04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1 | 代理人: | 陈曦;任佳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功率放大器 前端 模块 通信 终端 | ||
1.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功率放大单元、检测与比较单元、增益调节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检测与比较单元、增益调节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检测端连接所述检测与比较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检测与比较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增益调节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偏置端;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基准电流与所述检测与比较单元实时检测到的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偏置电流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增益调节单元是否产生调节电流并输出到所述功率放大单元,以保证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在不同功率下工作的增益不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偏置电流大于所述基准电流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增益调节单元产生调节电流并输出到所述功率放大单元,以保证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在不同功率下工作的增益不变;
当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偏置电流小于所述基准电流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增益调节单元停止向所述功率放大单元输出调节电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包括至少一级放大电路,每一级放大电路分别连接一个第一偏置电路,其中任意一级放大电路的第一偏置电路连接所述检测与比较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检测与比较单元输出端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的所述增益调节单元连接与该级放大电路相邻的任意一级放大电路的偏置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包括两级以上放大电路时,各级放大电路之间通过级间匹配电路相连,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入匹配单元的输出端,最后一级放大电路通过输出匹配电路与外部的天线之间阻抗匹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与比较单元包括电流采集电路、电流大小比较电路和基准电流产生电路,所述电流采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任意一级放大电路的偏置电路,所述电流采集电路和所述基准电流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流大小比较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流大小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基准电流产生电路的输入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益调节单元包括偏置电流产生电路;
当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包括一级放大电路时,所述偏置电流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偏置电流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待检测放大电路的偏置端;
当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包括两级以上放大电路时,所述偏置电流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偏置电流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与所述待检测放大电路相邻的任意一级放大电路的偏置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益调节单元包括偏置电流产生电路和第二偏置电路;
当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包括一级放大电路时,所述偏置电流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偏置电流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偏置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偏置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该级放大电路的偏置端;
当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包括两级以上放大电路时,所述偏置电流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偏置电流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偏置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偏置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与所述待检测放大电路相邻的任意一级放大电路的偏置端。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益调节单元包括偏置电流产生电路和第三电阻;
当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包括一级放大电路时,所述偏置电流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偏置电流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该级放大电路的偏置端;
当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包括两级以上放大电路时,所述偏置电流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偏置电流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与所述待检测放大电路相邻的任意一级放大电路的偏置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28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氧化铝粉体湿法研磨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