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纳米多级孔隙耐高温高强度保温材料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2924.3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8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张健;鲁逸飞;张庭;杨子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发创新(北京)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8 | 分类号: | C04B38/08;C04B26/04;C04B111/28;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葫芦岛天开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0 | 代理人: | 魏勇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多级 孔隙 耐高温 强度 保温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微纳米多级孔隙耐高温高强度保温材料制备方法。在搅拌罐中,按质量份数加入漂珠10‑20份,中空玻璃微珠10‑20份,白炭黑5‑10份,加设定量的水,搅拌均匀,成为浆状;边搅拌边加入硅酸铝纤维5‑10份,玻璃纤维5‑10份,将纤维状材料在浆料中分散均匀,在分散均匀的混合料中加入气凝胶5‑10份,聚乙烯醇1‑5份,聚硼硅氧烷10‑15份,继续搅拌,使胶结料与固态料与纤维料混合成一体,成为膏状料;将膏状料从搅拌罐中取出,摊铺在吸水基板上,晒干或烘干,成为板片状柔性保温材料。本发明提出的复合保温材料具有微纳米尺寸的多级孔隙结构。所以既耐高温又有高强度的特性。适用于各类高温设备的隔热保温节能,也适用于墙体保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建材领域的保温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微纳米多级孔隙耐高温高强度保温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保温的材料由多种材料复合而成,但由于组成成分不同,所以保温性能不同,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使用,效果各有不同,不能保证理想的耐高温和高强度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耐高温保温材料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纳米多级孔隙耐高温高强度保温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保温材料与增加材料的组合,解决耐高温高强度保温材料制备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在搅拌罐中,按质量份数加入漂珠10-20份,中空玻璃微珠10-20份,白炭黑5-10份 ,加设定量的水,搅拌均匀,成为浆状;边搅拌边加入硅酸铝纤维5-10份,玻璃纤维5-10份,将纤维状材料在浆料中分散均匀,在分散均匀的混合料中加入气凝胶5-10份,聚乙烯醇1-5份,聚硼硅氧烷10-15份,继续搅拌,使胶结料与固态料与纤维料混合成一体,成为膏状料;将膏状料从搅拌罐中取出,摊铺在吸水基板上,晒干或烘干,成为板片状柔性保温材料。
积极效果:本发明提出的复合保温材料具有微纳米尺寸的多级孔隙结构。所以既耐高温又有高强度的特性。适用于各类高温设备的隔热保温节能,也适用于墙体保温。
具体实施方式
在搅拌罐中,按质量份数加入漂珠10-20份,中空玻璃微珠10-20份,白炭黑5-10份,加设定量的水,搅拌均匀,成为浆状;边搅拌边加入硅酸铝纤维5-10份,玻璃纤维5-10份,将纤维状材料在浆料中分散均匀,在分散均匀的混合料中加入气凝胶5-10份,聚乙烯醇1-5份,聚硼硅氧烷10-15份,继续搅拌,使胶结料与固态料与纤维料混合成一体,成为膏状料,将膏状料从搅拌罐中取出,摊铺在吸水基板上,或晒干或烘干,成为板片状保温材料。
所述漂珠的粒径为80微米-300微米;
所述中空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0微米-70微米;
所述玻璃纤维的直径小于5微米,长度50-100微米;
原料性质:
漂珠,漂珠是一种能浮于水面的粉煤灰空心球,呈灰白色,壁薄中空,重量很轻,粒径约0.1毫米,表面封闭而光滑,热导率小,耐火度≥1610℃,是优良的保温耐火材料,广泛用于轻质浇注料的生产和石油钻井方面。漂珠的化学成份以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为主,具有颗粒细、中空、质轻、高强度、耐磨、耐高温、保温绝缘、绝缘阻燃等多种特性,是广泛应用于耐火行业的原料之一。
中空玻璃微珠,中空微珠是一种中空的圆球粉末状性能优异的超轻质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它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新型复合材料的主流。其真密度在0.20-0.60/cm,粒径在2-125微米之间。具有重量轻、体积大,导热系数低,抗压强度高、吸油率低、分散性和流动性好、化学稳定性高等特点。
硅酸铝纤维,是一种具有低导热率、优良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不含粘结剂和腐蚀性的物质。应用:设备的夹层填充、纤维浇注料、涂抹料原料、真空成型制品原料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发创新(北京)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发创新(北京)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29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