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阶补偿基准电压源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93383.6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6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于圣武;张洪俞;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微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7 | 分类号: | G05F1/56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奚幼坚 |
地址: | 210042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偿 基准 电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阶补偿基准电压源,在一阶温度系数的基准电压源中,增设二阶曲率校正电路,包括电源单元、电流偏置单元、带隙基准单元、输出级单元和增加的由三极管NPN3和电阻R2构成的二阶曲率校正电路,可以调节基准电压形状。通过调节NPN3基极电压和R2电阻值,就可以得到温度系数良好的基准电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稳压源,尤其涉及一种二阶补偿基准电压源,其基准电压可利用二阶补偿技术调节成零温漂,使工作温度范围内基准随温度变化很小,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系统中经常需要使用精密基准电压源,基准电压源的精度决定了系统输出电压的精度。电源系统多由功率器件组成,工作时不可避免会发热,有时电源系统还需要能在冬季室外低温环境良好工作,这就要求精密基准电压源具有良好的温度系数。传统一阶零温度系数带隙基准的温度曲线,在全温度范围内多呈抛物线形,有时并不能满足实际要求,这就需要设计二阶带隙基准进行曲率校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稳压源零温漂基准在全温度范围内曲率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引入二阶曲率补偿,调节波形形状,可以在环境温度及工作温度改变时,减小基准电压波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二阶补偿基准电压源,其特征在于,在设有一阶温度系数的基准电压源中,增设二阶曲率校正电路,一阶温度系数的基准电压源电路,包括电源单元、电流偏置单元、带隙基准单元和输出级单元;
电源单元包括电源VDD和电阻R9,电源VDD的阳极连接电阻R9的一端,电源VDD的阴极接地;
电流偏置单元包括三极管NPN1、三极管PNP1、三极管PNP2、三极管PNP3和三极管PNP4以及电阻R1,电源单元中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NPN1的基极以及三极管PNP1的发射极、三极管PNP2的发射极、三极管PNP3的发射极和三极管PNP4的发射极,三极管PNP1的基极与三极管PNP2的基极、三极管PNP3的基极以及三极管PNP4的基极互连并连接三极管PNP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NPN1的集电极,三极管NPN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PNP2的集电极并通过电阻R1连接电源VDD的阴极;
带隙基准单元包括三极管PNP5、三极管PNP6、三极管PNP8、三极管PNP9、三极管NPN2、三极管NPN4、三极管NPN5以及电阻R3、R4、R5、R6和R7,三极管NPN2的集电极以及三极管PNP5的发射极和三极管PNP6的发射极均连接电源单元中的电阻R9的另一端,三极管NPN2的基极连接电流偏置单元中三极管NPN1的基极,三极管NPN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三极管PNP8的基极,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和三极管PNP9的基极,三极管PNP8的集电极、三极管PNP9的集电极和电阻R6的另一端均连接电源VDD的阴极,三极管PNP8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NPN5的基极和电流偏置单元中三极管PNP3的集电极,三极管PNP9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NPN4的基极和电流偏置单元中三极管PNP4的集电极,三极管NPN4的发射极与三极管NPN5的发射极互连并通过电阻R7连接电源VDD的阴极,三极管PNP5的基极与三极管PNP6的基极互连并连接三极管PNP5的集电极和三极管NPN4的集电极,三极管PNP6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NPN5的集电极;
输出级单元包括三极管PNP7、三极管NPN6以及电阻R8和电容C1,三极管PNP7的发射极和三极管NPN6的集电极均连接电源单元中电阻R9的另一端,三极管PNP7的基极通过电容C1连接三极管PNP7的集电极以及三极管NPN6的基极和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和三极管NPN6的发射极均连接电源VDD的阴极;
增设的二阶曲率校正电路包括三极管NPN3和电阻R2,三极管NPN3的集电极连接带隙基准单元中三极管NPN2的发射极,三极管NPN3的基极连接带隙基准单元中电阻R3与电阻R4的连接端,三极管NPN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2连接电源VDD的阴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微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微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33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位准确的创伤骨科用复位固定钳
- 下一篇:一种电池加工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