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建筑垃圾弃土复配后烧结建筑构件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93621.3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6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金科资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2 | 分类号: | C04B33/132;C04B33/138;C04B33/13;C04B33/135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马鹏鹞 |
地址: | 45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建筑 垃圾 弃土复配后 烧结 构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弃土复配后烧结建筑构件的生产工艺,其中包括建筑弃土配方的复配方法,该方法采用层叠平铺,竖向截取的方式,即可获得不同配方和不同用量的弃土原料,方便使用。本发明原料选自弃土、砖块和混凝土块等建筑垃圾,不可燃块状工业固废及工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的废弃物,成本低廉且解决了废料堆放、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了废物的回收和利用率,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值得大范围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弃土回收制作建筑构件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弃土复配后烧结建筑构件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在对建筑物实施新建、改建、扩建或者是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生产和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工矿企业日益增多,城区建设日新月异,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和工业废弃物的数量却越来越多。其消极堆放,占用土地,污染土壤、水源和大气,影响作物生长,危害人体健康。
单看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以500-600吨/万平方米的标准推算,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建筑垃圾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具有广泛地侵蚀作用,对于建筑垃圾如果实行长期不管的态度,那么对于城市环境卫生,居住生活条件,土地质量评估等都有恶劣影响。首先大量的土地堆放建筑垃圾后,会降低土壤的质量,降低土壤的生产能力;建筑垃圾堆放于空气中,影响空气质量,一些粉尘颗粒会悬浮于空气中,有害人体健康;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长期的堆积是建筑垃圾的有害物质渗入到地下水域,污染水环境;如果建筑垃圾在城市中堆放的话,对城市环境,美观度都不利;建筑垃圾的堆放可能存在某些安全隐患,随时可能会发生一些事故。
然而,建筑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弃土、砖块和混凝土块等,这些废弃物完全可以拿来再利用,如建筑垃圾中砖、瓦经清理可重复使用,废砖、瓦、混凝土经破碎筛分分级、清洗后作为再生骨料配制低标号再生骨料混凝土,用于地基加固、道路工程垫层、室内地坪及地坪垫层和非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块、混凝土空心隔墙板、蒸压粉煤灰砖等生产。而基坑士及地铁、地下工程产生大量的弃土类建筑垃圾是各地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何实现建筑垃圾特别是弃土类的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成为难题。而像冶金废渣、采矿废渣、燃料废渣等工业废弃物的不当处理,同样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引起各种环境问题,其实这些建筑和工业废弃物如果经过适当的工艺处理,可成为工业原料或能源,固体废物较废水、废气是更容易实现资源化,如何合理的利用这些废弃物,经济有效的提高废物的回收和利用率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其中利用建筑弃土制作建筑构件是我们研究的方向之一。由于建筑弃土中含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弃土,如何合理的利用这些弃土,将不同种的弃土进行复配,用于烧结建筑构件的生产工艺,又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弃土复配后烧结建筑构件的生产工艺,其中包括建筑弃土配方的复配方法,该方法采用层叠平铺,竖向截取的方式,即可获得不同配方和不同用量的弃土原料,方便使用。利用建筑弃土复配后烧结的建筑构件原料成本低,同时解决了大量建筑垃圾、工业废弃物等的废料堆放、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了废物的回收和利用率,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值得大范围推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利用建筑垃圾弃土复配后烧结建筑构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分类回收
①建筑拆迁垃圾回收,除杂,分类回收建筑垃圾中的弃土、砖块和混凝土块,其中弃土归入下面的②中一起存放;
②建筑基础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分类回收
弃土中包括的沙性弃土分类存放,粘性弃土中的白粘土、红粘土和黑粘土分类存放,弃土中页岩土分类存放;
③将工农业固废回收,除杂,并分离工业固废中的不可燃块状固废;
(2)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金科资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昌金科资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36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