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针导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94008.3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1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坤;陈彩娥 |
主分类号: | A61B17/90 | 分类号: | A61B1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443099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针 导向 装置 | ||
1.一种骨针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包括第一手柄部和第二手柄部,所述第一手柄部与所述第二手柄部二者交叉并铰接,其中,所述第一手柄部和所述第二手柄部的位于铰接处的下部用于操作者的握持,所述第一手柄部和所述第二手柄部的位于铰接处的上部形成有用于容纳人体骨骼的容纳空间;
接收套筒,所述接收套筒横向固定在所述第一手柄部的顶端;以及
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手柄部的顶端,所述导向套筒与所述接收套筒同轴设置;
所述接收套筒和所述导向套筒上沿轴线均形成有用于骨针穿过以导向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套筒构造为与所述第二手柄部连接后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以预设距离沿靠近所述接收套筒的方向单向推进,以缩短所述接收套筒与所述导向套筒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手柄部包括依次相连的用于操作者握持的第一握持手柄、横向导轨段以及第一纵向固定段,所述接收套筒固定在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段的端部;所述第二手柄部包括依次相连的:用于操作者握持的第二握持手柄,所述第二握持手柄与所述第一握持手柄交叉并铰接;与所述横向导轨段滑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握持手柄铰接的导向滑块;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向滑块上的第二纵向固定段,固定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二纵向固定段上;所述横向导轨段与所述导向滑块构造为横向滑动组件,所述容纳空间形成在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段、所述横向滑动组件以及所述第二纵向固定段之间,所述导向滑块相对于所述横向导轨段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导向孔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握持手柄的与所述导向滑块相连的一端形成有条形连接环,所述导向滑块的与所述第二握持手柄相连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条形连接环铰接的固定轴;
所述第二手柄部的顶端上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导向套筒的固定通道,所述固定通道的内壁沿其周向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卡接部,所述导向套筒的外周壁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齿状槽和与所述齿状槽相连的滑动槽,其中,所述导向套筒能够通过所述滑动槽与所述卡接部的滑动配合安装至所述固定通道内,并通过旋转所述导向套筒以将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齿状槽配合,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形成单向推进;
所述导向套筒包括与所述固定通道配合连接的筒体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的远离所述接收套筒的一端的按压部,所述齿状槽和所述滑动槽形成在所述筒体的外周壁上,所述按压部上形成有所述导向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针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筒的朝向所述接收套筒的一端形成有环形锯齿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针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的轴线与所述横向滑动组件的顶端之间的距离范围为6cm至9c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骨针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接收套筒上的所述导向孔构造为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针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握持手柄构造为弯曲结构,所述第二握持手柄构造为直杆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握持手柄上形成有用于与人体手部的虎口相贴合的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针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还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握持手柄和所述第二握持手柄二者相对的侧面上的两个弹簧片,两个所述弹簧片弹性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坤;陈彩娥,未经张坤;陈彩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400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密炼尾气处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食品分拣装置